在全国的中医院中,哪家医院的中医药相关学科(专科)的学术实力最强?这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
日前,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发布《2021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报告》,采用2016~2020年的数据,对610家公立三级中医医院进行21个学科(专科)的综合学术影响力评价。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说:“该研究旨在建立和健全中医药学术影响力评价长效机制,客观了解各医疗机构中医药相关学科(专科)学术发展现状,以评价促发展,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学术引领在中医医院建设中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提升中医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以指标为依据,客观评价学术发展
学术评价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导向性的重要环节。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完善中医药科研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研评价标准和体系,研究完善有利于中医药创新的激励政策。通过同行评议和引进第三方评估,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亦在第四十条明确提出,国家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推动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
因此,在中国科协世界一流学会建设项目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相关课题的支持下,从2016年年底,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了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工作。
“我们选取了全国610家公立三级中医医院进行研究,包括三级公立中医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21个学科(专科)覆盖主要中医二级临床学科和部分三级学科,学科(专科)名称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名称进行设置。”王国辰介绍。
五年来,工作组通过广泛调研、文献研究,以及问卷分析、专家咨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学术平台、专家团队、学术论文、科研项目、科技奖励、成果产出6个一级指标及21个二级指标。
王国辰介绍,本研究指标体系建立的总体原则既要符合现代科技评价体系改革和相关制度的要求,又要凸显中医药特色。其中中医药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中医药领域专有指标,如国医大师、国家名中医等,二是根据中医药学科特色以及数据特点,对所进行的共性指标针对性处理,如中英文论文统计范围,高影响力论文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的阈值设置等。
据了解,学术平台维度主要考量内容包括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等;专家团队维度主要考量内容包括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等;学术论文维度主要考量内容包括中英文论文总量,以及高质量论文数;科研项目主要考量国家级基金项目;科技奖励维度主要考量国家级、省部级,以及获得中国科协所属的相关国家级学会奖励;成果产出维度既包括专利、标准等产出数量,还包括成果转化情况等。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任委员唐旭东说:“中华中医药学会是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全国性中医药学术团体,在中医药行业发挥着重要学术引领作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不仅具有基础资源、方法技术层面优势,而且具有丰富的评价实践经验。两家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强强联合开展的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工作能有效发挥学术评价在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中的引领和助推作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所长李海燕表示,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的工作,未来还将不断完善和优化指标体系,不断拓展评价范围。
以评价促发展,学术引领中医院建设
浏览排名榜单,可以清晰地看出哪家中医院在哪个学科(专科)领域具有优势。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在中医心病学(中医心血管病)、中医脾胃病学、中医老年病学排名第一,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在中医内分泌学、中医肿瘤病学、中医痹病学(中医风湿病)领域排名第一,浙江省中医院在中医血液病学领域排名第一……
榜单的发布无疑是对这些“摘得桂冠”的医院学术建设的肯定,也对全国其他医院的学术建设起到了引领作用。
“榜单的发布,激励着全国中医医院发挥优势,各尽其才,提升学科(专科)建设水平。”唐旭东说。
广东省中医院院长陈达灿说:“一直以来,广东省中医院都十分重视学术发展,榜单的发布将鼓舞医院继续聚焦中医药科技创新,推动研究型医院建设。”
“榜单的发布,是对医院儿科建设的鼓舞,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江苏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袁斌说,医院儿科在全国著名儿科专家江育仁先生等老一辈中医人带领下,医教研协同发展,名医名师辈出,已经拥有多种中医儿科临床优势病种,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不少未上榜的中医院则表示,将以排名前列的中医院学科(专科)建设为学习对象,继续努力提升学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临床、服务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