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村医药网官方网站!
名医人物
范仲淹的“良医”情怀

  “济世救人”自古是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云,“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北宋名臣、文学家范仲淹也说过类似的话:“吾不能为良相,必为良医,以医可以救人也。”表达了深厚的中医情结与济世情怀,其一生也留下了不少传诵至今的佳话。

  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了范仲淹青年时期的一桩轶事:范仲淹到庙里求神问卦,卦象显示其为相为医皆不能。范仲淹叹曰:“两者皆不能,吾以何实现平生之志呢?”又叹息说,自己立志向学,能为天下百姓谋福利,莫过于做宰相;既然做不了宰相,能以自己平生所学惠及百姓的,莫过于做医生。范仲淹的“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思想,与他所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是一致的,对后世影响深远。

  范仲淹自及第为官之后,其中医情结与济世情怀一直没有消泯。庆历三年(1043),他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发起“庆历新政”,对国事提出十条建议,其中一条即为提高医师医德技术、发展中医事业。他在《奏议》中,特别提到当时京城汴梁令人担忧的医疗状况:“今京师生人百万,医者千数,率多道听,不经师授,其误伤人命者,日日有之。”因此,范仲淹恳切建议朝廷:“选能讲说医书三五人为医师,于武成庙讲说《素问》《难经》等文字,召京城习医生徒听学,并教脉候及修合药铒。其针灸亦别立科教授,经三年后方可选试,高等者入翰林院充学生祗应。”他建议实施的举措,相当于现在由国家在首都举办中医讲习班的形式,不仅设置医学基本理论、医疗、针灸、药学等必修课程,还规定学习年限与选试办法。这对于提高习医者的医学知识和诊疗技能,以及选用高水平的医生,都很有好处。

  范仲淹的建议很快被朝廷采纳,从庆历四年开始,国子监于翰林院选派任职尚药局“奉御”的名医孙用和、赵从古等人,到武成庙为学生讲授《素问》《难经》及其他有关医著,使北宋的医学教育获得空前的振兴和繁荣,参加听讲的习医者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令人惋惜的是,范仲淹对国事提出的十条革新建议,遭到当时保守派的反对与攻击,不久,他参知政事的职务被罢免,国家高级医学讲习研究班也随之夭折。

  庆历六年(1046)春,范仲淹应谪守巴陵郡的好友滕子京之请,写下了脍炙人口、传诵千古的名篇《岳阳楼记》。文中,范仲淹满怀激情,抒发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襟怀。

  范仲淹调任青州知州时已是迟暮之年,但他不顾年老体弱,带病处理繁杂的公务,还经常微服到黎民百姓中去,察访体恤民情。当地流行一种“红眼病”,迁延多年,难以治愈。范仲淹亲自搜集民间验方,和几位医生细心研究,利用清澈的阳河泉水调制,合药制成“青州白丸”,为不少人治好了红眼病。为此,范仲淹把调制药丸的清泉命名为“醴泉”,并在醴泉上建造了一座亭子。

  南宋祝穆的《方舆胜览》记载了这件事:“范公泉,在青州城西。范仲淹知青州,有惠政。溪侧忽漏醴泉,遂以范公泉名之。令医家汲此丸药,号青州白丸子。”当地民众有感于范仲淹为政清廉、爱民如子,遂命名此井为“范公井”,此亭为“范公亭”,又在亭柱上镌刻对联:“井养无穷兆民允赖,泉源不竭亦世流芳。”言辞简约而意味深长,以追思范仲淹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高尚品格。(刘琪瑞 山东省郯城县人大常委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版权所有:农村医药报网

蒙ICP备16001043号-3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8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