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中国中药协会四届七次理事会(视频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中药协会常务副会长吴宪在代表协会所作报告中表示,2021年协会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中医药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按照协会章程和年度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各项服务活动,推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启了“十四五”的新征程。
践行使命开拓思路
吴宪在报告中提出,2022年,中国中药协会将做好5方面重点工作。一是学好用好国家政策,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开拓创新发展思路。关注科技前沿和最新进展,依靠科技创新成果驱动产业升级发展,以科技创新培育中药质量品牌,以优质产品提升中药市场竞争力,以优质品牌维护中药行业信誉。三是深入调研共性问题,提供专业咨询服务。认真分析研究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和解决措施,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咨询服务。四是践行协会使命职责,创新协会服务功能。五是提高遵纪守法自觉性,坚定维护协会行业信誉。
吴宪介绍,协会将围绕推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大力推进品牌建设为重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开拓新发展思路,争取新发展成绩,促进中药产业提质增效和持续健康发展。
塑造品牌树立标杆
为弘扬中医药文化,彰显中成药临床价值,提升品牌影响力,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同期发布了2021年度临床价值中成药品牌榜。
中国中药协会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依据协会发布的《中药品牌评价通则》《中药品牌评价中成药》《中药品牌评价中药饮片》团体标准和程序,形成了临床价值中成药品牌评价依据和遴选原则。通过文献检索、征集各类指南和共识中推荐治疗中医优势病种的中成药信息,结合各省行业协会推荐和品牌专家组主动研究,确定临床推荐强度高、循证证据充分、临床主治功能独特、品牌影响力强的中成药、经典名方及创新中药进入遴选范围,坚持负面清单一票否决原则,评价产生了2021年度临床价值中成药品牌榜。入围榜单中成药产品138个,优先收录抗疫“三方三药”,涵盖20个优势疾病领域,包括10多个剂型。
中国中药协会对规模以上中成药生产企业进行了评价分析,依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企业研发创新情况、负面清单一票否决原则,评选产生了“2021中成药企业TOP100”。
为树立标杆、塑造品牌,带动中药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中国中药协会还对60多家中药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进行分析,根据营业收入、净利润和研发费用三项指标加权平均计算结果进行排序,甄选推出“2021年中药上市公司TOP20”。
编制报告创新服务
会议期间还发布了一批中药产业发展报告,并启动了一批中药产业发展报告的编写。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区划和生产统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小波研究员发布了《全国中药材生产统计报告(2020年)》,重点对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和区域分布等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为宏观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
中国中药协会石斛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振坚发布《中国石斛产业发展报告(2021)》,通过对石斛产业的现状问题分析和发展趋势研究,将为今后石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中国中药协会杜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耿副研究员发布《中国杜仲中药产业发展报告(2021)》,在中药材和中成药产品开发方面,杜仲具有培育大品种、大市场、大品牌的优势,以科技创新带动产品和技术进步,对于杜仲乃至整个中药产业发展都具有重大示范带动作用。
启动3个产业发展报告的编制,包括《中药材产业发展报告(2021)》《中药饮片产业发展报告2021》和《中药材种业发展报告(2021)》。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曹海禄介绍,《中药材产业发展报告(2021)》主体内容包括植物种植、动物养殖和产地加工,涉及农林牧副渔多个行业,内容非常丰富,编写任务艰巨。专委会已经召开了多次筹备会和研讨会,动员了行业近百名专家学者参与。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杜杰介绍,中药饮片企业是中药产业的重要主体,分析产业现状、把脉产业发展难点、提出推进产业发展的措施将是《中药饮片产业发展报告(2021)》的核心内容。
《中药材种业发展报告(2019)》已经在3月12日发布,为2021版的编写奠定了基础,新版报告将继续按照编写原则,突出特色,补充新内容,引领新发展。
据了解,中国中药协会将探索以编制中药产业分板块、分领域发展报告为起点,带动协会专家团队对中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定期或不定期向社会公开发布。这既是为行业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的需要,也是协会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任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