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玉浩 本报记者 满雪
2021年12月,国家药监局发布支持东北全面振兴若干措施,其中包括支持鼓励系统研究药品说明书涉及蒙医病名与中医或西医病名术语对应转化等。这项工作的开展与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邢界红提出的一份建议息息相关。
常年从事蒙药工作的邢界红代表发现,尽管很多蒙药产品已经销售到全国各地,但由于说明书“功能主治”中病名多出现蒙医理论术语,如“赫依病”“希拉病”等,导致不懂蒙医的人很难理解药品适应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蒙药的发展。因此,她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允许在蒙成药说明书中使用“病名注释”的建议,国家药监局对此给予了答复,并在后续工作中采纳了该建议。
“国家药监局的支持让我们对开展蒙成药说明书中使用‘病名注释’的工作更加有信心。”邢界红代表兴奋地表示,希望通过对蒙成药说明书进行病名注释,提升公众对蒙药的认知水平,从而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蒙药。
上述建议被采纳后,在蒙医药产业界、内蒙古自治区药监局、通辽市中药产业发展办公室积极推动下,邢界红代表带领团队积极投入蒙药“病名注释”工作,加班加点梳理文献资料,目前已完成二三十种主要蒙药品种说明书的文献整理工作。
邢界红代表认为,把蒙药疗效和作用机制弄明白、讲清楚,才能获得患者认可。为此,她带领团队对现有蒙药产品进行二次开发,改进部分品种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同时,与相关科研单位合作,对蒙药代表性品种开展循证医学研究,下一步还将开展真实世界研究。
除蒙药外,如何把更多的民族药推向更广阔的舞台,也是邢界红代表履职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履职期间,她先后提出对蒙药生产企业加大增值税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提升民族药成方制剂标准、鼓励支持民族药进行二次开发、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医保目录中增加民族药品种的数量、增设蒙药学博士点及扩大蒙医药博士学位人才培养规模、允许蒙成药说明书中使用“病名注释”等一系列建议,致力持续推动民族药传承创新发展。
在邢界红代表看来,近年来,民族药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还存在大众认知不足、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薄弱、标准评价体系缺乏、产业规模难以形成等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她重点聚焦“民族药大品种培育”话题,建议从每个民族药品类中选择两三个市场占有率高、疗效好、临床需求大的重点品种开展药理学、临床研究、真实世界研究等系统规范的研究工作,以不断提升公众对民族药的认知水平和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