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村医药网官方网站!
硬核创新科技成果亮相东莞松山湖

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叶青 通讯员 袁仕联

俗话说“病从口入”,那么“病从口看”能否实现呢?华南理工大学杜如虚院士团队正在探索用人工智能技术解答这一问题。11月30日,2021粤港澳院士峰会暨松山湖科学会议及第七届广东院士联合会学术年会专题活动“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成果对接会”(下称“成果对接会”)在东莞松山湖举行,10个院士专家团队发布创新成果并进行路演。东莞市科技局一级调研员沈海邑出席会议并致辞,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视频致辞。成果对接会由广东院士联合会副秘书长唐超文主持。

  半数成果来自生物医药领域

  试想一下,有这样一套系统,它可以让你随时随地采集唾液和口腔影像数据,再配合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采集的其他健康数据,即可在手机APP上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处理,获取健康注意事项、就诊检查建议、康复护理指引等信息。

  成果对接会上,杜如虚院士团队成员党晓兵博士便描绘了这样一个智能医疗的场景。

  其中,针对唾液的分析主要依靠生物芯片即时检测完成,监测指标包括pH值、幽门螺杆菌等;口腔影像分析则依托多光谱口腔影像分析仪,主要应用于齿科检查及舌象分析。

  “这套系统既包括硬件、软件,又融合了西医的临床检测与中医的舌诊等,并且发挥了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不断学习、自我完善的特长。”党晓兵说。

  他表示,该系统主要用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针对群体为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或鼻咽癌等类型病人。

  该系统在成果对接会上引起与会者强烈兴趣。记者留意到,参与成果对接会的十大成果中,有5项来自生物医药领域。除上述“病从口看”项目外,刘昌孝院士团队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TY706,其能够通过促进肾脏尿酸排泄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可用于高尿酸症的治疗;钟世镇院士团队带来的“组织修复用生物补片”成果,开发出同时具备弹性和优异导电性的组织工程修复材料,如心肌补片等;暨南大学武征教授团队开发的“干细胞—再生修复补片”,为严重局限性创伤提供更好的再生医学修复方案;广东药科大学王秋红教授团队的生物发酵系列饮片项目则挖掘中医药瑰宝,推动珍稀、濒危、名贵新药材资源的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院企“一对一”助推优质项目落地

  “如果大家对我们的研究工作感兴趣,可以在会后进一步交流,也希望该项目能得到粤港澳大湾区投资人的青睐。”

  “非常欢迎大家能够加入我们的项目,共同更快地把项目推向产业化。”

  成果对接会上,各项目路演代表纷纷向在场的企业家、投资人发出邀请。

  事实上,能够登上路演平台的均是硬核科技创新成果,这也为成果产业化打下良好基础。

  除生物医药类外,当日发布的成果有的关注锂电池技术突破,有的专注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有的则聚焦航空发动机等关键核心部件的研发。

  以固态锂电池技术为例,固态锂电池以其更高的安全性成为新能源汽车普及以及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下一代推动力。成果对接会上,程时杰院士团队代表李首顶在进行项目推介时表示,该项目以低成本磷酸铁锂材料关键工艺为基础,开发高匹配性电解质配方,突破了高稳定磷酸铁锂电极微界面规模化制备关键装备,实现了储能型磷酸铁锂固态电池制备工艺。

  作为粤港澳院士峰会为院士专家搭建的科技创新成果宣传推介、资源对接平台,历年来,已累积超过100个院士专家团队成果在成果对接活动上进行项目发布路演,通过该平台,院士专家团队与企业或投资人有了“一对一”的深入交流,助推优质项目加速落地,成果显著。

  今年上半年,粤港澳院士峰会主办单位广东院士联合会策划了“广东省制造业企业家首席科学家顾问计划”“走进院士专家实验室”系列活动,通过技术和人才需求征集、实地走访企业、组织产学研考察等措施,汇总了约130项院士专家硬科技成果推送给企业,促进院士成果与企业的对接合作。

  据了解,本届院士峰会还策划了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成果对接会、院士专家湾区企业行等活动,促进院士与企业的面对面交流。(主办方供图)


责任编辑: 何沛苁
排行榜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版权所有:农村医药报网

蒙ICP备16001043号-3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8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