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甘露聚糖肽是中国第一代生命科学家方亮教授在研究克山病的过程中,发现33#溶血性链球菌的代谢产物(甘露聚糖肽)能通过提高机体免疫起到肿瘤自愈作用,经三期临床双盲验证。
α-甘露聚糖肽是最核心的测定指标,其中糖链与肽链的连接有N—糖苷键连接和O—糖苷键连接两种方式。在O-糖苷键连接的结构中,主要是糖链还原末端的甘露糖基,以糖苷键形式通过肽键上的羟基氨基酸(如丝氨酸、苏氨酸、羟脯氨酸或羟赖氨酸)的羟基氧与甘露聚糖连接,组成聚糖肽;N-糖苷键连接的结构中,糖链还原末端可以与肽链中的赖氨酸、精氨酸等碱性氨基酸的氨基连接。
1977-1984年,由成都军区制药一厂(奥邦药业集团成都利尔药业有限公司前身)出资,成都军区总医院、四川医学院、西安医学院、四川抗生素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单位参与,在方亮教授的工作基础上,开展了菌种筛选获得了α-甘露聚糖肽产生菌33#甲型菌株,并对菌种生理生化特性、血清型分类、深层培养和提取工艺、理化特性、化学组成、毒性和药理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验。并由曾祥元将军带领的专家团队在细胞水平进行系统研究,证实α-甘露聚糖肽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感染、抗贫血、抗溃疡、提高免疫功能作用。
1985年,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北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及西安医学院附一院等16个中心的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多抗疗效确切,可帮助肿瘤患者有效提高放、化疗疗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减少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改善生活质量。对于非肿瘤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反复呼吸道感染、感染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后,专家组将其命名为“多抗甲素”(即: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曾用名)。
1985年2月11-13日,“多抗甲素”(即: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的曾用名)在成都通过技术鉴定,正式上市,属我国原研世界首创的国家一类新药,作为军工认证的人用抗肿瘤药物和人用免疫增强剂药物,因其良好的临床效果,分别于1987年荣获全军优质产品金奖,1988年荣获全军应用开发奖,1989年荣获全军优质产品金奖,并逐步由军转为民用。
目前奥邦药业集团成都利尔药业有限公司已经生产出适合人体的第三代α-甘露聚糖肽,从α菌株培育、α-甘露聚糖肽原料生产到全剂型产品生产、第四代α-甘露聚糖肽研发,形成了α-甘露聚糖肽全产业链智造。并研发生产了多种剂型,如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为奥邦药业集团成都利尔药业有限公司原研药品。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