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村医药网官方网站!
产业新闻
重症肌无力不是绝症!专访北京军颐中医医院杨红宣主任:重启“有力”人生

  很多患者认为,一旦患上重症肌无力,就意味着人生失去希望,只能眼睁睁看着身体功能逐渐丧失。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疑虑和担忧,我们专门采访了北京军颐中医医院的杨红宣主任,请他为大家权威解读这一疾病。

  “很多重症肌无力患者一进门就几乎失去了信心,他们会问:‘杨主任,我是不是再也站不起来了?这辈子就只能这样了吗?’每当这时,我都会郑重地告诉他们——不是的。”从事该病临床诊疗与研究四十余年,杨主任深知,比疾病本身更可怕的,是陷入绝望的心理困境。

       重症肌无力,到底是不是“不治之症”?

  从医学机制上讲,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异常攻击神经肌肉接头的乙酰胆碱受体,导致神经指令传递"断路",肌肉无法获得有效信号而出现无力症状。

  "但这绝不意味着病情会持续恶化,"杨红宣强调,"恰恰相反,越早干预,越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甚至实现功能恢复。"

  早期规范治疗不仅能阻断症状加重,还能逐步恢复肌力,让患者重获吃饭、走路、社交等自理能力,最终重返正常生活轨道。

       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真正走向康复

  在北京军颐中医医院,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坚持“西医精准控制+中医整体调理”的融合策略。

  西医方面,依托精准检测(免疫指标、神经肌肉功能评估等)和规范用药,快速控制症状、稳定病情,为康复打下基础。

  而真正让许多患者重拾希望的,是中医的“整体思维”。医院以“健脾益气、补肾填精、活血通络”为治则,通过中药复方调整患者免疫状态与体质,修复神经-肌肉传导功能。

  “西医控制症状快,但容易反复;中医从根上调理,减少复发,两者结合才能真正‘标本兼治’。”杨红宣主任举例说,例如中药减轻免疫抑制剂的胃肠道副作用,或通过活血通络改善肢体麻木、冰凉等问题。

  再配合针灸、推拿等传统外治法,多管齐下,激活经络、提升肌力,让康复更快、更稳。

       他们的故事:从无力到重获“有力”人生

  张女士(化名),患病5年,曾连穿衣吃饭都需要帮助,经过3个月系统治疗,现已能自理日常,轻松完成做饭打扫等家务;

  王先生(化名),中年患病,因手指无法伸直几乎失业,治疗半年后重返工作岗位,甚至感觉"整体状态比生病前更好;

  刘先生(化名),年近六十,曾经走路不稳、闭门不出,如今恢复了晨练、下棋的日常生活,脸上重现笑容。

  这些真实案例的背后,是系统、科学、耐心的中西医结合康复之路。重症肌无力可以不是终点,而是重新迎接“有力”人生的起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版权所有:农村医药报网

蒙ICP备16001043号-3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8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