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教授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潘文志教授和上海市胸科医院范怡婷教授,顺利为一名P3区后叶连枷伴腱索断裂的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植入一枚夹合器。值得一提的是,该患者合并艾滋病,术前手术团队通过数次MDT会诊创新性制定了“微创介入+全程感染控制”双轨方案,术中凭借夹合器一字型独特结构跨瓣顺利,没有与腱索缠绕,仅使用一枚夹合器便达到预期介入效果,术后超声示二尖瓣反流程度从4+降至微量,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结束。

据悉,潘文志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主任、心脏瓣膜中心(内外科复合病房)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先天性心脏病学组副组长, 上海医学会构性心脏病学组副组长。2009年至今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工作,2021年晋升为主任医师,为当时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最年轻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心脏瓣膜及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国内最早掌握各种瓣膜介入新技术的数个专家之一,已完成先心介入手术6000多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手术1800余台,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TEER)手术300余台,帮助60多家医院开展瓣膜介入手术。首创应用于TAVR手术的NCPI、三明治法及第二瓣膜拖拽法,应用于TPVR手术的PASS技术及解剖新分型,应用于TEER手术的二尖瓣反流介入分型等新术式及新理念。
在医疗器械转化研发方面取得卓越成果,为中国心血管医师创新俱乐部(CCI)研发部长,上海理工大学东方泛血管创新学院(OPTIC)研究生导师。获得中国专利授权26项、国际PCT专利2项,转化23项。作为第一发明人研发了世界首个经心尖二尖瓣夹合器ValveClamp(已上市,在多国应用)、世界首个可穿刺封堵器ReAces、国内首个不阻断血流主动脉瓣扩张球囊RunFlow(已上市)。
截止2024年, 发表SCI论文90余篇,中文论文180余篇,成果被引用2000余次。执笔瓣膜介入的中国专家共识10部。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自然面上课题等5项课题。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年)、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2023年)、上海市青年卫生人才最高奖银蛇奖(2021年)。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