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朱奕名
改善乡村医疗环境,落实乡村医生物质保障,切实关注并合理提高乡村医生薪酬待遇。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马文芳带来了“关于乡村医生大环境改善的建议”。他说:乡村医生要后继有人!
”我调研了3个省、18个县、100个村庄、100个诊所,100个乡村医生......“
乡村医生,历来被形象地称为农村居民健康的“守门人”。马文芳从1967年开始从事村医工作已经50多年,作为扎根在最基层的医疗力量,乡村医生在农村防病治病和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老龄化、招人难、留不住等问题亟待解决。全国人大代表马文芳说: “乡村医生普遍年龄老化,青年人才缺少,我调研了以后发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乡村医生都是50岁以上,最大的要70多岁。所以现在乡村医生青黄不接,后继无人,谁来接这个班?”
“小村医”肩扛着“大健康”,据年鉴显示,我国近1/4的村医超过60岁,不到35岁的村医仅占9%;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有78%为中专学历,本科以上学历的村医可谓凤毛麟角。马文芳说,希望通过定时定期的交流机制,以及相关的配套政策,解决招人难的问题。 “市县乡镇医生,到村庄轮值参与到乡村医疗工作中来,不要一天两天,或者一个星期两个星期,需要长期固定的,最起码半年起步,在这个时间就是扎根农村,而且应该设立相关的考核标准。”
除此之外,想要留的住人才,吸引更多年轻人到村庄从事乡村医生的工作,要明确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的身份,完善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政策,提高其薪酬待遇,解决后顾之忧。其次是建立乡村医生相关制度,从上岗、执业、管理、培训、职称考试等方面层层设计,提高乡村医生中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的比例。真正培养一支留得住、信得过的乡村医生队伍。马文芳表示: “身份的改变,后顾之忧的改变,如果身份能改变的话,还是有希望有人到农村来,还得政策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