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村医药网官方网站!
土家医药:传承千年,焕发“新生”
时间:2023-09-22 18:07:08   来源:贵州健康报   浏览量:

  秋日的铜仁市德江县,并未迎来凉风习习,空气中依旧游荡着夏日的余热。

  在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土家医药馆的诊室内,前来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近年来,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土家医药的广泛推广应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和信任。

  土家医药是深藏在黔、渝、湘、鄂四省边区交界的中国武陵山区一支最灿烂、最珍贵的民族医药,是中华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医药的历史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为土家族人民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在时代的浪潮下不断绽放“华彩”,不断焕发“新生”,尤其是民族医药从“被扶持”走向“传承、创新、发展”。

  由于土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民族医药大多流传于民间,缺乏规范科学的整理和记载,基本是通过家传、师传、口传心授等方式代代相承,且大多较为保守。为此,收集、挖掘、整理、传承土家医药是一项“抢救性工作”。9月初,在铜仁市德江县民族中医院,记者有幸与土家医、土家医药传承人及研究人进行了深入了解,看他们是如何做好土家族医药的文化传承和保护的。

  2016年,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开创性地建设了独立的土家医药馆,让这支具有土家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民族医药从大山深处走进寻常百姓家。2017年,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实践性地成立土家医药研究所,致力于土家族医药的收集、挖掘、整理,并针对独特的土家药物进行药效基础研究,不断将土家医药发扬光大。

  土家族医药于世,独特!

  土家族医药传承,智慧!

  土家族医药发展,创新!
 

     
      挖掘民间土家医  发挥“妙手”作用

  9月6日,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土家医药馆的诊室内,84岁的土家医——柳任华正在给来自清镇的患者陈女士开具药方。

  “我肠胃不好近二十年,去很多地方求医问药过,但收效甚微。听说这里有土家医生可以治疗,便前来寻求治疗方法。”陈女士说。

  柳任华了解患者病情后,通过“指诊”法进一步明确患者病情。

  “指诊”是柳任华擅长的土家特色诊疗技术。通过观察人体手指的指形、指甲、指纹的变化情况,以诊断疾病的方法。指诊看病犹如脉诊,它是观看人体疾病的一个窗口,“爪为骨之余”,故土家医有“窥甲观骨伤病灵之说”。

  柳任华是德江县长丰乡人,是德江县民族中医院从民间聘请的地道土家医。2016年,他作为编外中草药医生进入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土家医药馆至今,凭借独特医术和显著疗效,吸引诸多患者不远来求医。

  “家中祖辈三代都在乡村行医,我14岁开始跟随父亲学医,上山采摘、辨识各种草药。”尽管已经年过七旬,但柳任华思路清晰,他不仅擅长“指诊”法,更擅用土家草药治疗烫伤、结石、胃病、痔疮等各种疾病,以及用小儿推抹、爆灯火、药酒等外治疗法。

  70年来,柳任华一直孜孜不倦坚持“指诊”为切入点,用土家医特有的医术辨证论治,坚持“修医德、行仁术”,用土家医药造福一方百姓。并为弘扬发展土家医药,仍不知疲倦地努力着……

  在柳任华的诊室隔壁,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土家医药馆聘请的另外一位编外土家医李朝胜正在为患者曾女士进行针灸治疗。

  曾女士是德江本地人,身患糖尿病多年,因糖尿病并发症导致全身疼痛、糖尿病足开始溃烂,无法站立和坐下。去年冬天李朝胜为其进行针灸治疗两个多月,整体状况恢复不错。但不幸的是,今年5月间,曾女士突发脑梗,因脑梗导致偏瘫严重。于是,她再次来到李医生诊室进行针灸治疗,至今已有近四个月时间。“当时,我的情况很严重,在其他医院,医生已经下了病危通知书。后来,还是来到李医生这里,通过几个月的针灸治疗,我现在可以站立,可以正常交流,非常感谢李医生给了我‘重生’的机会。”曾女士有些激动地说。

  李朝胜是德江县复兴镇人,早年间他在社会上打拼以谋求生计。因其岳父患病四处求医,并在广西被一位民间医师治好疾病后,他便萌生了拜师学医的想法。2004年,他成功拜师并开始土家医药特色疗法的学习。为了丰富自己的医学理论,他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系统学习针灸学四年半,在广州南方医院针灸科实习一年。经过系统学习和实践后,李朝胜返乡开了一间中医诊所,用土家医药和针灸法治疗糖尿病、风湿(类风湿)、高血压、脑梗、颈肩腰腿痛等疾病,显著疗效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欢迎。2021年,德江县民族中医院聘请其到土家医药馆坐诊。

  “这两位是我们从民间聘请的土家医,他们扎根农村基层多年,很受老百姓信任。也希望通过他们带动我们人才队伍发展,让土家医药能够有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土家医药研究所负责人晏朝操说。

  如今,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土家医药馆月门诊量达2500余人。
 

     
      发挥民族药特色优势  让土家药“走出去”

  9月7日一大早,柳任华便带上徒弟们到长丰乡鱼群村,在茫茫大山中寻找大自然的馈赠——草药。鱼群村是柳任华的老家,出生于此、生长于此的他颇为熟悉。

  从14岁跟随父亲学医起,柳任华一直坚持进山采药,如今70年过去了,只要条件允许,他依然与徒弟们一起进山识药、采药。

  柳任华行医一生,他认为药材并不是越贵越好,而是有药效才好,所以都会自己上山采药,这样不仅能保证药效,在使用的时候,心里也更加有底。

  “这是野生玄参。‘其茎微似人参,故得参名’。它的干燥根为常用中药,性微寒,味甘、苦、咸。有凉血滋阴、泻火解毒之效,在治疗肺结核上也有独到之处。”

  “这是老虎姜。形似生姜但又与生姜不同,根茎切片、晒干作药用,润肺养阴,健脾益气,祛痰止血,消肿解毒。”

  …………

  柳任华一边教徒弟们识别草药,一边介绍药性和药用。

  “这几年很荣幸跟着柳老学习识别草药,使用草药,让草药有机会发挥它们的更大价值。一些看似其貌不扬却有着巨大药用价值的草药,我们要让它们施展自身的魅力,给更多需要它们的患者带来价值。”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土家医药馆医生田宏平说。

  植物药是土家传统珍稀神奇类药物,这些药物主要生长于中国腹地武陵山脉等。在土家医药馆有一间土家药房,土家药房的草药都是德江本地野生道地药材。“我们土家族药材分‘三十六体系’‘七十二体系’。如三十六蜈蚣、三十六血、三十六风等;七十二七、七十二莲、七十二参等。”晏朝操介绍,七十二参多属补元培元的补益药,七十二七多属赶风赶湿、活血祛瘀、消肿止痛药材,七十二莲多属滋补阴液、强壮身体的一类药等,与中药不同的是,土家药是六味(酸、苦、咸、甜、淡、滑)。

  “这是野生‘苦荞头’,在民间也称为‘金锁银开’。具有健脾行滞、理气止痛之功效,也是土家民间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药。常用于胃脘胀痛、消化不良、痢疾等。”晏朝操介绍,土家药有四个名贵药材,被称为神药——神麻(天麻)、神仲(杜仲)、神参(竹节人参)、神香(细梗香草),比较名贵且药效价值凸显。

  对于土家族药材来讲,还有着独特的炮制方法——磨捣法、切制法、煨制法、焙制法、配制法、烧灰法、腌制法、泡制法、炒制法、漂制法、炙法、露制法、阴干法、炖制法以及油炸法等。

  为了保持土家药的特点,土家医药馆使用的草药都是从民间采购,力保药材随采、随制、随用。目前,该馆使用的道地草药有120余种。
 

      传承土家医药精粹  光大民族医药文化

  民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继承和发扬民族医药学,对加强民族医药研究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多年来,贵州省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大对少数民族医药的保护及传承——

  《贵州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年)》明确“促进民族医药发展。”将民族医药发展纳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民族医药传承保护、理论探索、临床研究,开展民族医药研究,抢救、挖掘、探索、整理民族医药医理、药理和临床诊疗技术。

  《贵州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积极培育壮大少数民族医药。”加强民族医药适宜技术和特色疗法推广应用。加大少数民族医药防治重大疾病或优势病种研究力度,有效传承特色诊疗技术和方法。

  《贵州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强化中医药少数民族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强化中药少数民族药新药研发,规范少数民族医特色诊疗技法和方药。

  …………

  来到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土家医药馆行医之后,柳任华毫不藏私,将自己丰富的辨证施治、辨证施药经验传授于人。5年间,他先后带出5名徒弟,推动小儿推抹疗法成为土家医药馆的“特色名片”。

  据了解,小儿推抹疗法是土家医常用方法,推抹疗法与中医推拿疗法相似,土家医主要是以推抹为主,按、压、提、搓、揉为辅。从而达到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调整脏腑的功能、平衡阴阳、防病调病的目的。其治疗范围比较广泛,如小儿泄泻、呕吐、疳积、便秘、脱肛、发热、咳喘、惊风、遗尿、肌性斜颈、斜视、瘫痪等症。

  “只要有人愿意学,我乐意把土家医药传下去,让土家医药和技法进入更多人的视野,更多病患享受到土家医药特色服务。”柳任华说。

  田宏平是柳任华的徒弟之一,从贵阳中医学院(现贵州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便在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工作。在土家医药馆成立初期,他便跟随柳任华学习土家医药、用药、小儿推抹等技法。从2016年至今,田宏平的用药和小儿推抹技术得到不少患者家属的赞扬。

  “这是我们小孙孙,现在11个月了,最近有些发烧、晚上哭闹,在这里推抹了3天,孩子已经不发烧了,精神状态也很好。”患儿家长陈女士说,大孙子小时候不舒服就在这里推抹调理,小孙子从出生有不舒服的症状也在这里推抹。

  2021年,田宏平通过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考核,取得了贵州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证。

  柳进松是柳任华的小孙子,今年22岁,已经从贵州健康职业学院顺利毕业。因从小跟随爷爷,耳濡目染学习土家医药,他对此非常感兴趣。“我很喜欢传统民族医药,现在跟着爷爷学习土家医药和小儿推抹技术,希望能够学有所用,为更多的群众服务。”柳进松说。

  在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土家医药研究所,牛建均正在用土家医药研究治疗慢阻肺的药物。2020年,从贵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牛建均入职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开始了土家医药相关研究。他表示将深入挖掘、推广土家医药。

  同时,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还走访印江、沿河等,地收集具体的土家方药等共百余个经验方。

  据了解,土家医药研究所课题主要以土家民族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和特色疗法临床疗效观察为主,立项来源主要为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和铜仁市科技局。其作为主要完成单位撰写的《土家族医糠麸疗法治疗风湿疼痛瘫痪症技术规范》收载于贵州省民族医药学会发布团体标准中。目前,该研究所有两项制剂正在与第三方合作进行药学工艺试验研究。

  “这几年,我们组织人力精心挖掘特色的土家医药,进行汇编、整理,用心用情地推广。但受种种原因制约,仍然存在研究深度不够等状况。我们将继续挖掘整理民族医药,从专著、标准方面入手,重点从土家医药书籍和走访土家医药民间医生,完善土家医药的相关理论,加强对土家族医药特色疗法、单方、验方的保护。目前,已出土家医药专著1本。同时,对特有的且疗效较好的土家药方进行开发利用,制备成院内制剂,进一步推广土家医药。医院继续坚持‘中医领跑、西医竞跑、土家医药奔跑’的发展原则,让中医特色更鲜明,民族医药内涵更深厚。”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党委书记熊鹤说。
       (马春晓)


 

排行榜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版权所有:农村医药报网

蒙ICP备16001043号-3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8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