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村医药网官方网站!
科技创新
三维全程药疗模式让药学服务更主动


  2024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开展驻科药师工作模式试点的通知》,为医疗机构药学服务模式转型提供政策指引。作为全国驻科药师试点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以下简称妇儿中心)立足儿童医疗特殊性,针对小儿外科诊疗痛点,以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为核心,探索构建三维全程药疗模式,推动药学与临床深度融合,既为儿童围手术期安全高效诊疗筑牢防线,也响应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要求的实现用药成本精准管控。

多学科协作搭建服务框架

  在小儿外科领域,尤其是肝胆外科,药物治疗的精准性、安全性与连续性直接关系患儿预后。基于此,妇儿中心组建“驻科药师﹢医生﹢护士”核心治疗团队,以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为基础,联动外科、麻醉科、康复科、营养科、心理科等多个学科力量,形成跨领域协作网络。驻科药师聚焦小儿肝胆外科围手术期关键用药环节,从抗感染治疗、疼痛管理、恶心呕吐防控到抗凝方案制定,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质子泵抑制剂、激素等重点药物进行规范化管理,全程参与多学科诊疗讨论与决策,打破药学与临床的沟通壁垒,构建起协同联动的服务机制。

  围绕患儿诊疗全流程,妇儿中心创新打造覆盖管理、监护、药疗、质控、教学、科研、推广的服务体系,让药学服务贯穿诊疗始终。在围手术期管理中,妇儿中心以“以患儿为中心、家庭参与、多学科协作”为原则,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维度开展动态管理:术前通过药学查房与药物重整完成全面评估,术中紧盯药学监护与药物保障,术后以用药教育和康复指导为重点,同步协调随访与社区资源,助力患儿顺利过渡到家庭康复阶段,同时通过家属问卷收集反馈持续优化服务。在药学监护方面,驻科药师结合患儿手术等级、肝肾功能及治疗药物特性实施分级监护,按疾病与手术类型建立专项监护路径,实现精准化服务;全程药疗管理则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出发,结合药物监测与基因检测推进精准用药,加强居家随访与不良反应管理。

  驻科药师还通过“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改进”的闭环机制协助优化药事指标,以“理论学习﹢临床实践﹢案例讨论”的模式开展带教,构建“临床—教学—科研”良性循环,并向三级、二级及社区医院分层推广经验,初步形成覆盖不同层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学服务网络。与此同时,驻科药师下沉临床一线,建立“入院评估重整—住院监护审核—出院用药指导”的全链条服务流程,为患儿提供一体化药物治疗管理,有效减少药疗偏差,保障用药安全与连续性。

诊疗质量与成本管控双提升

  经过2024年全年实践,小儿外科驻科药师工作在临床服务、药事管理、科研教学等领域均取得成效,为科室诊疗质量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在临床药学服务方面,驻科药师全年累计完成医嘱审核及药学监护846人次,基本覆盖肝胆外科所有出入院患儿;为57名患儿提供全程药学服务与随访,完成67人次转科患儿药物重整;开展医护用药咨询300余次、患者咨询500余次,药学建议的医生采纳率越来越高,医患满意度显著提升。值得关注的是,科室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数量从驻科前年均5例增至39例,药品临时采购、供应保障等问题也得到高效解决,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药事管理指标优化上,驻科药师深度参与绩效监测指标管控,重点推进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监测与干预。医疗质量与成本管控方面更是实现双赢:通过分级药学监护与标准化路径,患儿药物治疗安全性、有效性大幅提升,尤其是胆道闭锁Kasai术的多学科药学监护已形成可复制的流程规范。

  在成本管控上,经回顾性抽样分析,驻科药师通过药物重整与方案优化,使Kasai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日均费用从26.69元降至2.39元,一个治疗周期平均减少药物费用493.71元。同时,驻科药师借助互联网医院、居家药学管理等线上服务,帮助外地患儿减少交通、食宿等间接医疗成本,既提升患者满意度与信任度,又提高医院再次就诊率。

  驻科药师与医护组建患教团队,药师聚焦用药教育、依从性评估等内容,医护侧重伤口护理与并发症预防。患教团队通过微信群、互联网医院、药学门诊等“线上﹢线下”渠道提供闭环服务,使患儿用药依从性与满意度实现大幅提升。

  科研教学领域同样取得成果。驻科药师从临床需求出发,联合多学科开展前瞻性研究,解决Kasai术抗菌药物预防选用难题,联合申请课题2项,参与《实用外科药学》编写,执笔完成的《小儿胆道闭锁Kasai术围手术期药学监护专家共识》已由广东省药学会发布。

  在教学上,驻科药师作为临床药师基地带教师资,带教进修生、实习生开展外科轮转,2024年获评单位“优秀园丁”,同时依托行业平台牵头全国小儿外科药学体系建设,完成38次定期培训,通过授课、年会等形式向全国推广经验。

药学力量助力儿科诊疗

  回顾1年来的驻科药师工作实践,医院以ERAS理念为引领,通过“驻科药师﹢医生﹢护士”协同团队,构建起以“七个三维”为核心的三维全程药疗模式,成功推动临床药学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参与”转变。这一模式不仅显著提升了临床药学工作的数量与质量,改善了科室药事管理指标,更在保障患儿用药安全、降低医疗成本、推动医教研协同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小儿外科诊疗模式创新提供了充分支撑。

  未来,妇儿中心将继续深化驻科药师工作模式探索,进一步完善多学科协作机制,结合儿童医疗特点创新药学服务路径,让专业药学力量更好地融入小儿外科诊疗全流程。
、     据《健康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版权所有:农村医药报网

蒙ICP备16001043号-3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8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