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村医药网官方网站!
健康之路
访针刀医学第一传承人北京世华针刀中医医院主任医师葛恒君院长
                               
       2021年7月6日下午,记者第一次在北京世华针刀中医医院院长办公室见到葛恒君院长时,他正在诊疗一位来自河北的脑血栓患者。对患者诊断完病情后,考虑到病人的自身情况,葛院长又将病人安排一次针刀血管减排手术治疗后,他才想起来记者还在办公室等待他的采访,他满脸歉意地对记者说:“实在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院里很多病人都是通过我之前治疗过的心脑血管患者介绍来的,他们大老远从外地赶来看病,挺不容易的……”在记者未见到葛恒君之前,就已经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创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振吉教授等人那里多次听说过他的大名和一些人生轶事,刚才葛恒君院长面对患者不经意间说出的很质朴的几句话,让记者对葛院长的人品和医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请跟着记者,走进葛院长的传奇人生。

朱汉章先生的第一位弟子

       葛恒君院长此生最为欣慰的,是“针刀医学”还在发轫阶段时,他就有幸结识了针刀医学的创始人朱汉章教授,并成为了他的第一位学徒。
       1976年,葛恒君毕业后参加工作,被分配到江苏省沭阳县城镇医院,见到了在沭阳县人称苏北“小神仙”的朱汉章医师。
                              

      当时老师以中医及骨伤科疑难病为特色闻名于沭淮大地,所以不仅有很多中医疑难病找他治疗,还有常见的网球肘、腱鞘炎、肩周炎、腰肌劳损等疾病莫名前来看病,在那个年代治疗慢性组织损伤这一类疾病都盛行封闭疗法,传说朱汉章医生打封闭跟别的医生不一样,效果好,不容易复发。所以就诊患者络绎不绝,其中有一位患者是沭阳县十字人民公社人,王某某、男51岁,询问病史时得知他是一位木匠大师,又是一个体户,带着20多个人开了一个木匠铺,王师傅的家庭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他在一天下午装订箱子时,不慎把钉子碰掉地上,他顺手就到地上捡那一根钉子时,一不小心把棹子上的一把斧头碰到地上,正巧砸在捡钉子的右手掌心,因为斧头从高空坠落时,由于物体的重力加速度,正巧斧头砸到患者掌心的一瞬间,即感到左手掌骨像断裂一样疼痛,自己无意中活动一下手指还能动,钻心的疼痛让法忍受,倾刻间左手肿胀象小馒头,立即到医院拍片检查,未发现掌骨有明显骨折,开点中药内服、局部中药外敷,每天来理疗一次,患者的手背及掌心肿胀一天一天见消,但手掌疼痛未有减轻,更重要的是食、中、指、无名指都不能伸直,后经十几家大医院多次拍片检查,均未发现有掌骨骨折,采取各种手段与方法进行治疗,如打封闭针、服中西药,土方法的都用过了,就是不见效,给患者精神带来很大压力、经济上带来很大的损失。 患者求医之路可以说是找遍沭淮大地,辗转大江南北,他听到所有医生讲的话基本一致就是五个字“没有好办法“。他对自己手疾已经不抱有什么希望了,但他还是不甘心这样的结果,最后来到沭城镇医院找到朱医生,就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 ,看看这位人称“小神仙”朱汉章医生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患者一进门就说:“朱小神仙”我可找到你了,我的左手自损伤以后可以说是方圆几百里的大小名医都请过看过,但始终未治好,三个手指伸不直还找不到原因,不知何故?朱老师听完患者叙述后进行了仔细检查,当时我站在一旁观察朱老师,从他的眼神里可以看出,这位患者确实是老大难病人,朱老师对患者的手是前后左右进行左一遍是右一遍的检查,最后触诊发现患掌心像拟铁板一样硬有三个手指伸不直?,肌肉弹性差压痛明显,似乎没有找到更多的答案。老师沉思许久,说了一句可以尝试着治疗看看吧!,因为你手掌是由于外伤后瘀血、结疤、粘连导致手指不能伸直。我先给你治疗一次看看,无论效果如何,五天后再来一次好吗?那位患者愉快的接受治疗,老师还是延用常规的打封闭疗法在患者的掌心先定3点消毒后就把药水注射进去,然后配合中药内服,并找了一个单方亲自加工成膏外敷在患者掌心,一连二次封闭治疗,二周过去了仍没有明显效果,但患者就是不甘心,并苦苦央求朱老师一定要为他再想想办,俗话说死马当活马医。
       接下来的这次治疗与上几次不同,只见朱老师坐在治疗台一旁,嘱患者将手平放在治疗台上掌心向上,朱老师分别在掌侧第2、3、4,掌骨伸肌腱附着点分别做一记号,叫我来进行消毒,朱老师拿过10毫升的注射器将原装的7号针头换成打封闭用的9号针头,抽吸25毫克醋酸强地松龙加普鲁卡因5毫升后,在做记号处用打封闭的方法将针头刺入皮肤后,这时患者突然尖叫说针下像电击一样剧烈疼痛,并发现患者一只手在不自觉的抖动了三、四下,因病人的手突然晃动,手下的针头卡住已经动弹不了,朱老师只能将手下的针上下左右摇动许久才将针退出来后,把针管里的药水推进到病灶区,奇迹出现了,这时的患者中指和食指明显比治疗前伸直许多了,患者是欣喜若狂,嘴里念叨,我相信朱医生一定有办法把我的手指治直。站在一边的朱老师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不知道为什么在治疗时患者手会颤动几下反应如此强烈,之后就会有这样的疗效?事后得之,朱老师经过几天反复的思考与分析,终于悟出一点道理,当时在治疗的时候,针头一定是卡陷在病人的左手掌肌腱受伤部位形成的疤痕结节处,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出现剧烈的疼痛与手掌产生抖动的应该是一种应急反应,使注射针头在病灶处发生上下左右移动的微细改变,由于患者的病灶处经过反复多次的类固醇激素类封闭治疗,导致皮下组织产生纤维化增生变硬,在拔针的过程中只能左右晃动而且反复多次的进行,最后才能将注射针头取出,这一过程中注射针头又无意中激伤了粘连挛缩的纤维组织,实际上针头在病灶中移动已经起到了松解与铲剥的功效,因此才出现上述的奇效。真的应验了一句名言:“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能否将无意中的一次有效治疗的操作过程变成为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这应该就是老师接下来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与总结的新课题吧!
                        
                                                (图为朱汉章老师为患者亲自治疗葛恒君做为助手)

        过五天以后患者又来治疗,朱老师按照上一次的治疗方法又进行一次治疗,这次的治疗不仅是这样做的,而且我发现朱老师用针头在定记号的点(病灶)处进针达到病灶后,分别又在就结节处上下划了二、三次后才将药水推进去,出针后压迫止血。这时候的朱老师虽然有上一次的治疗经验,但是,毕竟心里还是没有足够的把握与经验,当完成这次治疗后仍然是满头大汗,看得出来此汗很显然不是因为室内温度太高流出来的汗水,而是精神上处于高度紧张所致。凭我对朱老师的了解和观察,老师对这位患者治疗还是缺少十足的信心,但他确有一种韧性从不服输的精神,如果是外行人在治疗从现场上看,朱老师只是为患者又做了一次常规封闭治疗而已。但与往常打封闭不同的是:老师在这次治疗过程中,他延用9号注射针头,将针头刺入皮肤后没有这直接把药水推进皮下组织里去,而是用针头在病变处上下划动几次,这种打封闭方法实属首例,所以看完后我心里一直在犯嘀咕,不明白为什么朱老师要采用这种操作方法来进行打封闭呢?我心里真的是一片空白。而且朱老师是再三嘱咐患者五天后不管什么情况必须要来检查复诊一下,从他说话声音还是可以听出来确实没有十足把握。这种紧张气氛和压力是非在现场之人难以体会到,常人是不能理解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平时我们医生面对患者是有说有笑,但是在更多的时候医生是非常严肃的,特别是在分析复杂病情的时候思维处于高度紧张、脑子里在不停的运转分析病情 如何选择最佳的方案进行治疗,毕竟是人命关天,做医生真是压力山大啊!

       朱老师没有想到的是该患者经过最后一次治疗,通常都要求在第五六天来复查,出乎意外眼前却见到这位患者却在第二天出现在医院门诊前,当时我和朱老师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患者是否是被治坏找上门来了吗?我们还没反应过来,朱老师上前刚想问个究竟还未说出口,这时候只见到患者是双膝跪下在地双手合适声称“朱神仙‘谢谢您救了我,治好了我这只“残废“的手。不仅救了我们一家人,更重要救活了一个企业。因为我一家的生活全凭这只手干活挣钱吃饭啊!经过您最后一次的治疗后,我的手指到第二天晚上另外两个手指就能完全伸直了,疼痛已基本消失,手指伸屈自如,朱医生我想问问你?过去我也打过十多次封闭,但都没有效果,为什么朱医师你最后第三次打封闭跟以往都不一样,而且我的手指治直呢?”当时朱老师只说了一句,你的手指伸不直的原因是由于受到直接外力而导致的局部软组织损伤,造成血管破裂出血后未能得到正确的治疗,局部形成淤血造成肌腱挛缩、疤痕粘连形成硬结所致,所以采用常规的方法治疗是无效的。你回家再观察几天看一看,如有不适感再来治疗一次。时隔五天后患者来复查,患者手指功能完全恢复。患者心里早有数了,早就把做好的一面锦旗带着家属一起来感谢朱汉章老师!,上面写着:“华佗在世,造福人类”。

       紧接着朱老师又遇到一位患腰肌劳损(腰3横突综合症)的患者,朱医生试图用同样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这位患者是一位板金工人,腰痛十余年,查体时患者腰部像一块铁板一样僵硬,朱老师延用9号针头在腰大肌附着点上下划动,这时候的针头就变成45度了,根本就动弹不了,勉强完成第1次治疗,但患者5天后复诊一进门就说没有效果,这个结果朱医生预料之中的事,朱老师对我说,恒君我们虽然把这类疾病的病因基本弄清楚了,但在治疗上没有适合的工具一样治不好病,于是,就吩咐我到医疗器械公司购买最细柯斯针型号,直经约为1..2毫米),按照朱老师的设计,让我用砂轮打磨,制成既像针又像刀的治疗工具、后来叫做“小刀针”的医疗器械。

       机会来了,在一天上午老师外出,门诊上来了一位患者招名道姓要做小刀针治疗,她是一位中年妇女,沭阳菜农,张某某,女,36岁,该患者在一年前不慎被手扶拖拉机撞倒,后轮从她右大腿中上部辗压过去,当时患者右下肢明显肿胀,疼痛难忍,下肢伸不直,站立时不敢着地,从髋部向下至膝关节全部肿胀,皮肤完好无损,被送到医院检查,经拍X光片诊断,未发现骨折,医院只是对症处理,肿胀很快就一天天消退,但遗留下来的是在大腿内侧上1/3 处见有一条肌肉明显凹陷,长10厘米,深约1.5厘米,宽约2厘米。右下平放时,大腿根部不痛,下肢不能完全伸直,开始考虑是因由于肿胀影起的,等到肿胀消退后下肢仍不能伸直,而且有有牵拉感。一但下肢着地行走时,好像右下肢短了一大节,着地时有痉挛样疼痛。四处求医,均无明显效果,在一段时间里对治疗自己的腿疾已经失去了信心。后听人介绍来医院骨伤科门诊,不巧老师外出开会,病人还很着急,让我替她看是怎么回事,我无奈之下,当时只好为患者做常规及局部检查;发现在患者病变右侧大腿中上1/3处见一明显凹陷处,大腿内收肌上端有条索病变,长达10几厘米,压痛明显,对凹陷处仔细检查,看似象疤痕,其实就是一组肌肉被车压伤后,局部肌肉与肌肉,肌肉与骨头的粘连所致。这时我对患者说:从检查来看,神经没有伤,骨头也没有伤,就是大腿内收肌外伤后粘连形成的。由于大腿部肌肉受到碾压后产生的瘀血、炎性、水肿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从而导致肌肉与肌肉、肌肉与骨头的粘贴连所引起,下肢伸不直走路时腿不能着地。可以用小刀针在局部进行松解治疗。患者听完我的话后觉得很有道理,高兴地说,小葛医生你把病根终于找到了,而且还可以治疗。她高兴地说,小葛你就大胆给我治疗吧!患者是越信任我到是越不敢下手治疗了,患者在焦急的等待着,这时候我只能是赶鸭子上架,但是我心里还是没有底,因为,这个患者病情与与朱老师以前在门诊上和住院的病人病情不一样,所采用的治疗方法自然就不一样,老师治疗的患者一是患者病变范围较小,二是老师在治疗的时候手下用小刀针时,多采用上下左右剥了几下就可以了,而这位患者与以往治疗过的的病人有很大区别,同样是外伤,但是她损伤的面积相对较大而且肌肉向里凹陷,平时老师做刀针治疗只需要纵行、横行松解剥离就可以了,老师在治疗的时候强调小刀针在病灶部位活动的范围很小一般控制在0.5毫米之内,因为治疗的范围太大就不安全了。该患者单凭纵向上下和横向左右进行松解剥离是不可能解决,,因为受伤部位病灶下边不是一点点的问题,而是一大片肌肉粘连,很显然无论采用小刀针纵横行松解剥离,由于损伤部位面积太大,都很难保证疗效,用小刀针常规操作手法治疗肯定不行,如果要用小刀针进行治疗就必须改变老师原来的操作手法,顺着肌肉平行的方向进行较大面积的铲切、剥离、逐屋进行松解(后来这种手法在针刀医学原理一书里被命名为“通透松解剥离法“)才能达到效果,果然如此,当小刀针经皮一下进入肌肉层时,手下感觉到有大面积肌肉板结、僵硬,瘢痕、粘连的硬结,我在治疗时只能把小刀针垂直进针刺入皮肤后立即调整方向,将针体向上或下侧倾钭几乎是贴着皮肤,其角度大约在15一45度慢慢向前摸素着推进反复铲切几次,感觉到手下有明显的松动感再将小刀针慢慢向前推进,对肌肉肉进行逐层松剥,当治疗快要结束时,我心跳至少每分钟110次,满头大汗全身衣的服都湿透了。患者前后进行5次治疗 ,最终康复痊愈,(该病例应该是针刀史上首例采用通透剥离法治疗的患者)。

      由于治疗工具的突破,为经名院名医诊治而治不好的骨伤疑难杂症,如木匠老汉的拇指、食指、中指,使其恢复了正常生理功能,为常年遭受颈椎病、腰腿痛、四肢关节病折磨解除了痛苦,在治疗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方面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因为这是起源于草根阶层的新生事物,在当时的体制内还饱受业界的鄙夷和歧视,遑论获得高居庙堂之上的专家教授们的支持了。 
                             
                                                                        图为葛恒君医生为患者诊疗

       葛恒君在介绍这些往事时说:“我自幼酷爱祖国医学,崇拜敬仰古代医家华佗、扁鹊、孙思邈、葛洪等历代名医治病救人的传奇故事。在高中毕业前就自学中医基础典籍,背诵了《汤头歌诀》、《药性赋》,《药性四百味》、熟读了《内难经》、《医学心悟》、《医宗金鉴》全集、《针灸大全》等,记得在一年暑假中用针灸疗法抢救了一名落水儿童和一中暑老人,同时还用中草药单方、针灸治好了老母亲多年的关节痛和头痛病,虽未入医门,但在地方小镇已经小有名气……”

      我与朱汉章医生接触了一段时间后,凭着他当时对中华传统医学思想的认知与反思,葛恒君认为,我们目面临着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学需要传承与发展,尤其需要像朱汉章创造发明的“小刀针”之类的新疗法、新医术去支撑。葛恒君说,中医本身就是一门实践医学,朱汉章发明的小针刀的疗效是显而易见的,这就需要发扬光大,需要不断深入地加以研究和继承,于是,他正式成为朱汉章教授名副其实的徒弟,在从医的道路上刻苦钻研学习中医及骨伤专业,不断完善小针刀治疗技术的基础理论,真正成为朱汉章教授第一位弟子。

     在葛恒君初拜朱汉章为师时,“小刀针疗法”还在萌芽阶段,按现在的眼光来看,还正在进行初级临床沟思与设计阶段。尽管朱汉章和葛恒君所在的医院条件极为简陋,共设骨伤病床50张,但每天慕名来找朱汉章诊治骨伤病痛的患者,已经让他们师徒二人应接不暇了。在葛恒君眼里,朱汉章是一位十分敬业、十分看重医德医风的好大夫。他回忆起昔年的往事时,满脸刚毅的眼睛里却透露出一种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极为少见的师徒深情,声音也变得低缓而又深沉――

   “1980年夏天,由于朱老师白天忙于门诊,只有抽晚上休息时间来为病房患者治疗,日积月累,劳累过度,身体健康状况严重透支,在一天晚上骑自行车出珍回家途中遇见对面来一辆车灯光一闪,不行慎连人带车摔到桥下,导致他腰间盘突出症复发,疼痛难忍,推着自行车勉强回到家中,到第二天早上就不能行走、站坐。但是每天面对这么多求医心切的患者,他只有强忍巨痛,吩咐我在每天上班前先到他家用自行车把他推到医院,躺在诊床上为患者诊治。那时,我还是一个未毕业的‘小学生’,他这种无私无畏,不顾个人得失,对医学事业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和治病救人的高尚品德深深地感动了我,激发我更加刻苦学习,认真钻研小针刀疗法的相关理论知识,同时也给我提供了极好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朱老师手把手教我为患者正骨复位,开方用药,治愈了一个个患者……”在采访时,葛恒君伸出他的双手,盯着有些变形的十指说,当时,因为他白天要为患者正骨、复位、按摩推拿,晚上还要悉心地为患有腰腿痛的朱汉章老师治疗按摩,高强度的劳动,使他的手指劳损过度,几乎天天都肿着,当时一遇连阴天,十指就疼痛,但葛恒君说,他当时根本不后悔投拜朱汉章为师,也从不叫苦,贪图个人得失,反而觉得活得更充实, 他奉行医生职责是治病救人,病人的健康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因为他经过几年的跟师学习,刻苦钻研,不断磨练,已经真正熟练掌握了小针刀疗法的精髓……
              
                               (图为葛恒君教授在制定针刀医学标准做工作报告)
              
            

针 刀医学的第一传承者

      如今的“针刀人”都有这么一个共识:在“针刀医学”的初创阶段,朱汉章教授以其深厚的中国传统医学功底,加上对现代医学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创造性地将传统中医的针灸的“针”和西医手术用的“刀”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小针刀”治疗手段提高到“小针刀疗法”,后来,又继续发展成为“针刀医学”,成为进入中医药大学院校的一门独立学科;而在针刀医学的初创阶段,后来被同仁尊为“大师兄”的葛恒君,则更多地在实践中将“小针刀”牢牢扎根于群众之中,在群众中开花结果。

                (下图为朱汉章教授为葛恒君院长颁发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证书)
             
      据葛恒君介绍,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小针刀”的影响开始从江苏省沭阳县向全省乃至全国扩散。一方面,接受“小针刀”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患者所在的地域也不断扩大,接受“小针刀”治疗的患者口口相传的口碑,从地处一隅的苏北小县城,波及到周边的淮安、徐州、盐城、连云港、宿迁,并最终影响到了省会南京。
      1984年,以“小针刀”为特色专科的“南京金陵中医骨伤科医院”在南京玄武湖北岸挂牌成立,朱汉章出任院长,葛恒君任副院长。同年9月,“小针刀疗法”正式通过江苏省卫生厅组织的科研成果鉴定,标志着小针刀疗法开始被学术界正视并认可。
      1987年,医院开始在南京举办首届针刀疗法培训班, 面向全国招生,紧接着又在江西九江招收两个班的学员推广针刀疗法,使‘小针刀疗法’开始普及到全国……
  
    1989年,“小针刀疗法”获得了国际科技博览会第37届“尤里卡金奖”,朱汉章个人获得“军官勋章”,此乃中国第一人,小针刀疗法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图为小针刀疗法获世界第37届科技博览会集体奖“尤里卡金奖”,朱汉章个人不得最高荣誉“军官勋章”)
 

    1992年,一本首次系统阐述针刀医学原理和临床实践的专著――《小针刀疗法》,由中国医药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向全国发行,这标志着具有中国首创、世界领先的“针刀医学”理论系统,已初具雏形。

     1993年,葛恒君被借调到北京城建医院,并成立了 “针刀治疗中心”,任中心主任,继续从事针刀研究与临床研究与治疗工作。

      此后不久,朱汉章也北上京城,并于1994年8月在时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的李振吉教授等人的支持下,组建中国中医研究院长城医院,重振“针刀医学”的大旗;与此同时,朱汉章的4名弟子、后来被针刀界誉为“四大金刚”中,除葛恒君已在北京安营扎寨之外,另3位中的施晓阳、葛恒清留守南京,田磊则远走海南。
     与此同时,在1993年南京金陵中医骨伤科医院因政府用地拆迁迫使医院停业后,作为推广“针刀医学”最主要路径的针刀培训班也陷入停顿状态,“针刀医学”曾一度失去了凝聚力和发展方向。然而,作为“针刀医学”奠基人的朱汉章及其大弟子兼战友的葛恒君,并没有因此而放慢前进的脚步,更没有放弃对新兴医学的笃信与追求。朱汉章教授10余年间不断挑战自我、将“针刀医学”一步步推向顶峰的时候,葛恒君则在另一条战线上与朱汉章并肩作战、相映成辉。师徒俩联手在针刀医学理论方面依然进行着执着的建设,并终于使针刀医学得以发扬光大。

   1999年4月,首届世界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千佘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2002年3 月,针刀医学经典性著作《针刀医学原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003年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全国27所高等中医院校、29位教授进行“针刀疗法听证鉴定会”,“小针刀疗法”正式被命名为“针刀医学”,并确定为一个医学新学科建议推广;“针刀医学”成为与“针灸学”并列的同等级别学科。发源于民间的神奇的“小针刀疗法”自此走上了科学殿堂。

                    
     2004年12月,由教育部下文委托北京中医药大学组织专家组,对针刀医学的原创性进行鉴定并通过;该疗法具有国际原创及国际领先水平。
                  

2005年7月,“针刀医学”进入国家重点工程“973工程”。

(图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合影照片

2006年2月,“针刀医学”作为中医药现代化的典范参加“香山会议”。

2006年7月,据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针刀医学会第三届大会公布的材料显示,在世界50余个国家和地区,接受针刀培训的学员超过10万人,针刀治疗患者超过1亿人次。

     在具体的医疗临床实践和对朱汉章教授针刀医学的理论及实践发展问题上,葛恒君说:“最早从1997年开始,我便在针刀疗法的基础上,开拓新的治疗方法和器械的改进,这就是现在的‘灸式松解平衡针疗法’,在原针刀疗法基础上加以改进,将刀、针、灸三者融为一体(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巧妙结合起来,真正把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进一步完善起来,既有‘刀’的松解、剥离作用,又有‘针’的经络刺激作用,更重要的是,具备了传统的‘灸’功能,可根据病情,可加温30~60℃,甚至更高,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特别是在修复瘢痕组织改善微循环方面,效果更显著。我认为,这种疗法是完美的中西医结合,其理论及临床试验还在进一步研究。
      在针刀医学的理论建树方面,葛恒君多年来一直在探讨针刀医学诞生于今天的历史背景。在对东、西方医学的发展背景和发展脉络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和梳理后,他在一篇论文中得出结论说:“针刀医学的产生,从根本上解决了西方医学所遇到的无法解决的矛盾和困惑?2007年7月7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教授主持召开的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工作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针刀医学分会领导班子。葛恒君由原副会长当选为新一届针刀医学分会常务副会长,并被与会代表和中华中医学会领导一致推举为“针刀医学第一传承人。
 

朱汉章身后的“针刀迷局”

     2003年3月,由朱汉章教授担任名誉院长和最高学术顾问、葛恒君为院长的北京针刀总医院开业,至此,“朱、葛”再次联手,同擎针刀医学大旗。

     葛恒君说:“北京针刀总医院的成立,标志着针刀医学10年的‘游击战’宣告结束,‘针刀医学’再一次建立起了一个可以推动学科发展的大本营。”

     2006年10月14日,正当葛恒君带领北京针刀总医院主要骨干积极筹划建立针刀医学全国中心基地的关键时刻,年仅57岁的“针刀医学”奠基人、一代宗师朱汉章教授在赴山西长治讲学时突然发病,离开了人世,针刀医学的发展顿时面临巨大的历史考验
     朱汉章先生仙逝的最初几年期间,葛恒君对于当时针刀医学的现状越来越忧心忡忡:“针刀医学的精神领袖去世了,针刀界的许多事情也变得复杂起来。比如说,尽管针刀医学已经进入了中医大学的课堂,但至今还没有教育编码;尽管针刀医学已经有了30多万名学员,但至今还没审批下来医疗编号。这意味着,没有教育编码,针刀医学永远无法在学院里组建‘针刀医学系’;未解决医疗编码,就意味着不能评针刀专业职称……这其实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朱老师生前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做着这些工作,眼看着已经有了些希望了,他却突然离开了我们。这一连串的问题需政府大力支持,同时需要针刀同仁精诚团结,为针刀医学传承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接下来就是针刀医学发展方向走向一带一路,用实践证明,正如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王雪苔教授在世界传统医药大会上讲过一句话:中国的医学走向世界,针刀医学技术最有希望。
           
 

葛恒君教授向记者介绍针刀医学概要

     针刀医学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朱汉章教授和他的得力助手葛恒君院长等针刀医学界同仁,经过 20 多个春秋潜心研究,应用现代科学成果,以及中医特殊的思维模式,在小针刀疗法的基础上,将部分中西医基础医学理论融为一体,总结创新针刀医学四大理论体系;其一、关于闭合性手术松解理论;二、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的理论是一动态平衡失调;三、关于骨质增生病因病理的理论是力平衡失调;四、关于经络实质与电生理线路的新理论;附关于脊柱区带神经卡压相关病的理论;六大组成部分;1、针刀医学病理生理学;2、针刀医学影像学:3、针刀医学手法学;4、针刀医学诊断学;5、针刀医学治疗学;6、针刀医学护理学,在此理论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一门全新的医学理论体系一针刀医学,该医学对疾病从宏观、微观两方面给予把握,应用生理、病理解剖学、生物物理学与生物化学的理论剖析疾病的病因病理,极大地提高了中医的科学内涵和临床效果,推进了人类医学的发展进程。针刀医学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的病因、病理学等理论澄清了困惑医学界数百年的难题,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器械与方法,使这类疾病从不治变为可治,从难治变为速愈,从痛苦性治疗变为接近无痛苦疗法,从损伤性治疗变为近于无损伤治疗新技术,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提倡防大于治,治防结合的一门全新的健康理念服务于人类。
      经过四十多年长期研究总结出一整套治疗被当今世界卫生组织称为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三号疑难病“颈肩腰腿病”及“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经验,并在朱汉章教授创造发明小针刀疗法的基础上又开拓新的医疗领 域,并将“刀”、“针”、“灸”三者巧妙结合,取其之长发明了“灸入松解平衡疗法”的特殊医疗器械,发明“多功能颈椎牵引仪”,“寿康颅枕”,“颈腰治|1、2、3 号系列验方中药”以及“延年益寿冲剂”,以上均获国家三项实用新型国家专利和二项发明专利。其中“针刀医学技术、灸式松解平衡疗法和颈腰治系列中药”的研究获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协会、外国专家局等四家联合颁发科研成果金奖。在国内外多次参加学术研讨会,共发表论文 37 篇,其中有 8 篇分别获国家及世界级团体学会一、二、三等优秀论文奖,被国家级、省市级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各大报刊杂志新闻宣传 50 余次,在临床上用针刀和灸式松解平衡针疗法配合,颈腰治系列中药结合人体生物力学研究的“两点一面颈椎病复位手法和连续提腿疗法”治疗中央型腰间盘突出症取得突破性成果,对疑难颈椎病、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骨质增生、关节骨刺、强直性脊柱炎、驼背、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缺血坏死、髌骨软化症、腰肌劳损、肩周炎、跟骨骨刺、网球肘、 腱鞘炎、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管狭窄症、坐骨神经痛、鼠标手(腕管综合症)关节损伤及骨折愈合后功能障碍后遗症,以及颈腰椎手术后疤痕挛缩、粘连后遗症等几十种疑难疾病,包括脊柱区带损伤导致神经卡压引起的内科病,如头晕、头痛、耳吗、面瘫、面神经痉挛、三叉神经痛、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炎、慢性炎慢性肠炎、前列腺炎、男性病、妇科疾病、糖尿病等,几十年来经过针刀技术治疗约40 万患者的疗效观察统计总有效率为 96.8%,治愈率 86.8%,业绩被载入《中国跨世纪名医大典》、《世界优秀医学专家人才名典》、《中国骨伤人才》、《疑难疾顽诊治指南》、《中国名人名医大典》和《中国针刀疗法概揽》等典籍。参与针刀早期研究工作,从事针刀、中西医骨伤临床医疗工作40 多年,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病例, 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对人类医学进行全面总结分类,共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骨关节与软组织损伤(包括颈肩腰腿痛,四肢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相关区带内科疾病等200 多种疑难杂症)。行医 40 年来先后治疗“颈、肩、腰、腿病”,“四肢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及“脊柱区域与相关疑难疾病患者 达近 40 万人次。第二类:关于人类健康长寿研究。以中草药“抗衰老延年益寿冲剂”配合针刀疗法,治疗人体脊柱相关区带神经卡压导致的疾病(主要是指内科疾病)取得重大突破。
       从1986 年起至今己发表论文40 多篇,其中国际论文10 篇,获一、二、三等奖共15 篇,在报刊发表文章22 篇,并撰写《颈椎病预防与自我保健手册》5 万多字和《临床按摩医师》的编写工作。21 世纪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针刀医学》创新教材编委,大学本科针刀医学系列教材( 5 本)编委。针刀医学973 课题主要参与者,针刀治疗骨性关节炎科研成果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鉴定。参与教育部对针刀医学原创性鉴定。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提名科技进步二等奖。新著《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30 万字)即将由中国科技医药出版社即将出版,《针刀医学原理与规范》40多万字左右一书作为国家卫健委组织培养针刀医学技术传承人教材即将出版发行。从2014年到2018年负责组织全国19个省,37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制定针刀医学团体标准并通过国家鉴定,自2019年葛恒君主任委员牵头成立国际针刀医学专业技术标准制定专家委员会(涵盖全国30个省和境外国家或地区15个国家共计78名专家团队)参与制定国际针刀医学标准(该标准现正在制定中)。
     作为中国针刀医学第一传承人,他认为自己肩上不仅担负着继承朱汉章先生针刀医学的理念,而且还会矢志不渝地去探索针刀医学发展的方向。

 

葛恒君 中医主任医师,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参与朱汉章教授小针刀疗法初期的研发和科研及成果鉴定前的资料整理等相关工作。

中国针刀医学第一传承人

中华中医药学会专家库 专家

全  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针刀医学》研究生教材 副 主 编

《中西医结合》杂志社副 主 编

中国针刀医学技术创新联盟  理 事 长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名誉教授

民革中央教科文卫体 研究员

民革北京市教科文卫体 委员

民革中央中社院兼职 教授

中国产学研促进会针刀医学技术创新联盟 理事长。

中国产学研促进会针刀医学技术标准制定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世中联针刀医学专业技术标准审定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世中联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 执行会长。

北京世华针刀中医医院 院长

北京世华堂中医药研究院 院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版权所有:农村医药报网

蒙ICP备16001043号-3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8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