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唤醒,帮助医生避开大脑雷区
时间:2022-03-21 18:15:26 来源:健康报 浏览量:
□ 特约记者 程风敏 通讯员 刘春燕
“能听见我说话吗?”“能。”“可以数一下数吗?从1到10。”“1、2、3、4、5……”近日,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室,一名正在接受开颅手术的脑肿瘤患者被唤醒,并与医生进行简单对话。
“与传统的开颅手术相比,‘术中唤醒术’能在最大安全范围内切除病灶,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大脑,进而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肿瘤外科主任杨海峰介绍。
今年29岁的小刘突发癫痫,四肢抽搐,意识丧失,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医生初步诊断小刘为颅内病变,检查发现其脑内左额叶长了肿瘤,已侵犯到了中央前回运动区的脑组织。
额叶主要与随意运动及高级精神活动有关,包括躯体运动功能、语言功能、智能以及情感活动等。中央前回被称为“皮质运动区”,主要接受来自皮肤、关节、肌腱和骨骼肌的本体觉,控制机体的随意运动。“常规的颅内肿瘤切除术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患者语言功能丧失、瘫痪、失明等不可逆的后果。”杨海峰表示。
如何在保护患者语言和机体运动功能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切除病灶,成为摆在治疗团队面前的难题。为了找到最科学的治疗方法,杨海峰团队多次开展病例讨论会,认为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精确定位功能区以及肿瘤和功能区之间的位置关系。最终,该团队在与麻醉科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后,决定为小刘实施“术中唤醒下脑功能区肿瘤切除术”。
“‘术中唤醒术’就是在切除病变前,将患者从麻醉状态下唤醒。医生根据患者术中的语言、肢体反应边评估边手术,从而避开大脑功能区,最大限度地切除病灶,使患者的听觉、语言、嗅觉及肢体运动功能不受损害。”杨海峰介绍,唤醒手术术中最主要的就是避免患者癫痫发作,保持患者的呼吸、血压平稳。
术前,神经肿瘤外科、麻醉科、护理团队多次围绕麻醉方案、术中唤醒方案、突发状况处理方案及患者的体位、无菌单铺放等事宜进行讨论。同时,共同对小刘进行术前宣教与心理辅导,一次又一次训练她在唤醒后需要完成的肢体动作,尽量减少她对手术的恐惧。
小刘进入手术室后,医护人员连接心电监护、血压、指脉氧等常规监护设备,开放外周静脉输液。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穿刺、头皮神经阻滞、麻醉诱导……手术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麻醉团队对麻醉和镇痛药物采取精准控制,将小刘适时唤醒。
小刘被唤醒后,对主刀医生的考验开始了。此时患者往往由于害怕、躺的时间过长等原因,会在手术台上有一些小动作,而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可能影响主刀医生操作。幸而,小刘意识恢复后安静地躺在手术台上,根据医生的指令从1数到10,声音虽小,但每个数字都蕴含着生的希望。数数结束后,小刘右手接过医生给的瓶盖,根据医生指令,手指也能灵活转动。
整个肿瘤切除过程中,小刘始终保持清醒,听觉、语言功能及肢体活动良好。肿瘤切除完成后,小刘再次进入麻醉镇静状态,医生顺利完成关颅过程。
术后,小刘各项生命体征良好,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恢复正常,目前已顺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