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0出头的石大哥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右下眼睑一个米粒状的黑色小硬结,因为一直未引起足够重视,10年后竟然“发酵”成了鹌鹑蛋一般大小的肿物,而且导致了大面积溃疡。在儿女们的强烈督促下,石大哥来到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眼科就诊,经科主任周丹博士详细检查后判定,石大哥的眼睑溃疡极有可能是恶性肿瘤所致。在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下,周主任为他施行了“肿瘤彻底切除与重建术”,并用其自身下睑皮瓣修复了巨大创面。术后患者病理报告证实为“右眼下睑基底细胞癌”。
临床中,起源于眼睑皮肤、腺体的恶性肿瘤,按照发病率的高低,依次为基底细胞癌、睑板腺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默克细胞癌,这些癌瘤常见的症状主要有眼睑肿胀、结节状隆起、溃疡等。像石大哥这样的情况并非罕见个例,但由于最初不起眼的“小米粒”演变为相当于自身眼球大小的肿物,却无疑给手术增添了潜在的风险和难度。经过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周丹博士立即组织全科医生讨论和会诊,并制定了严密的手术计划,以尽最大可能切除病灶、保住眼球、重建下眼睑。
在充分的术前准备下,周主任带领团队结合眼睑整形美容技术,为石大哥精细地实施了右眼睑肿物切除术。术中通过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提示,患者为“右眼下睑基底细胞癌”,周丹当机立断,进一步调整手术方案,以扩大肿瘤切缘,将癌组织“一网打尽”。但因为肿物范围大、侵蚀部位深,把病灶彻底清理干净绝非易事。此时,周主任犹如“刀尖上的舞者”,小心翼翼,步步为营,沉着冷静地分离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最后顺利地将瘤体完整地切了下来。
尽管手术成功了,但剥离肿物后留下了一个大小为4×3.5厘米的不规则创面,眼睑皮肤面积本来就很有限,如何填补这个“凹坑”成了又一道难题。为了让石大哥术后面容能恢复得更自然些,在多种预选方案中,周丹主任巧妙地截取了患者一段下睑皮瓣,采用带蒂皮瓣移植技术,修复了眼睑肿瘤切除后形成的巨大缺损,完美重建了他的下睑前后层,达到了功能和美观兼顾的目的。康复出院后,石大哥感到十分后怕,“如果病情再拖下去,自己的眼球非但保不住,而且‘面子’也将被彻底毁掉,甚至有可能丢掉性命!”
事后,在科室业务学习和研讨中,周丹博士分析指出,针对眼睑皮肤大面积溃疡,手术过程看似简单,但肿瘤根除后的“基础重建”则真正考验眼科医生的整形水平,需要思考的问题有很多,比如,这种眼部皮肤溃疡属于什么性质?溃疡病变侵入眼组织具体有多深?如果是恶性肿瘤,有无转移的可能?手术切净溃疡面,伤口如何填平?特别是狭小的眼睑组织称得上“寸土寸金”,即使肿块只相差1毫米,手术也会由简变繁,乃至失败。从这个角度看,切瘤的同时,还要保护眼睑功能,并避免破坏正常容貌,这就要求术者胆大心细,要有雕花般的耐心和技艺,加上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把手术做得更漂亮、更完美。(衣晓峰)
背景知识小链接
眼睑恶性肿瘤一般分为基底细胞癌、睑板腺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和默克细胞癌等。
基底细胞癌:多见于老年人,通常位于下睑皮肤与黏膜交界处,伴有色素沉着。
睑板腺癌:老年女性好发,发病率高达33.1%,仅次于基底细胞癌。起源于眼睑的睑板腺和睫毛皮脂腺,易于误诊漏诊,容易使一部分患者错过最佳的诊疗时机,预后不佳。
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较高,发展快,向周围组织扩散浸润,可损害眼球和眶内组织,并沿着淋巴向远处转移;部分肿瘤具有嗜神经性,由三叉神经段侵犯颅内。起源于皮肤或结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占眼睑恶性肿瘤的第3位,多见于老年人,男性居多。
恶性黑色素瘤:为恶性程度最高的眼睑肿瘤,局部发展相对缓慢,但远处转移风险较大。患者表现为眼睑隆起的黑色肿物,形态似基底细胞癌,短期迅速长大。
默克细胞癌:外观粉红色,发展迅速,常在1个月内迅速增大,此肿瘤复发率约为30%,转移率在10%左右。由于病情罕见,患者就诊时多为种晚期,早筛查、早诊治至关重要。
为什么会发生眼睑恶性肿瘤?
眼睑部恶性肿瘤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概括而言可分为四类:遗传因素、基因突变、环境因素、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环境因素包括长期紫外线辐射、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生活饮食习惯包括吸烟、喝酒、压力等。上述任何一方面出了问题,就会诱发基因突变,且无法修复,最终形成了肿瘤。
周丹主任简介
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博士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眼科医学中心主任,广东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眼科学及眼视光教研室主任,广东医科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东莞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分会泪器病学组青年委员,广东省眼健康协会影像专业学组委员,广东省视光学会屈光性白内障学组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眼病防治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小儿眼底病学组委员,黑龙江省医促会眼视光与眼健康管理分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近视防治分委会委员,东莞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委,东莞市近视防控专家,东莞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哈尔滨市南岗区人民法院陪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