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流行下麻风防治要“赶早”
时间:2022-01-28 23:41:07 来源:健康报 浏览量:
□ 本报记者 高艳坤 郝金刚
年关将至,65岁的李愈(化名)一家忙得不亦乐乎,办年货、贴春联、大扫尘……广播里的一则消息吸引了李愈的注意——第69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5届“中国麻风节”(1月30日)马上到了,湖南省联合慰问团为麻风病康复村里的患者及基层防治人员送去慰问品和新春祝福;江西省于都县志愿者前往麻风病康复村开展中医义诊和理疗服务;贵州省普定县在街头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消除对麻风病患者的社会歧视和偏见……听着这些播报内容,李愈的思绪飘回了与麻风抗争的那两年。
新发病例年年有
2016年8月,一向身体健康的李愈忽然患上了“怪病”:一开始是脖子肿胀、疼痛、麻木,后来这些症状从脖子逐渐蔓延到了面部。
发病后,李愈多方求医,在普外科、神经内科、皮肤科、耳鼻喉科等科室就诊,先后被诊断为红斑狼疮、皮肤结核、丹毒、孢子丝菌病、皮肤结节病等。可是,治疗后,李愈的症状不仅没见好转,颈面部还慢慢出现了皮损,下半张脸呈现暗红色,肿胀越来越严重。那时,李愈总怕自己的面容吓到别人,每次都要戴好口罩才敢出门。
2017年7月,在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经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李愈被确诊为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伴一型麻风反应。经过10个月的治疗,2018年春,李愈得以治愈。
在麻风病处于低流行水平的当下,很多人误以为麻风病已经成为历史,其实,麻风病的危害一直没有得到彻底消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约有50万名麻风病患者。我国建立并不断完善麻风防治体系,大力推进麻风防治工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消除麻风的标准(患病率低于1/10000),我国于1981年、1992年、1997年、2015年逐步实现了国家、省、地、市和县区为单位的达标。
但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控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尽管我国麻风病新发病例数一直呈下降趋势,可是直到2020年,我国还有406例新发病例。在李愈患病的2016年,这个数据是672例。
早诊断遭遇挑战
20世纪50年代,氨苯砜开始被广泛用于麻风病治疗;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联合化疗(MDT)方案被引入我国,“存量”麻风病患者被迅速治愈,麻风病在医学上已经不足为患。一般来说,只要能明确诊断,通过MDT规范治疗,麻风病患者在6~12个月内就能完全被治愈。
当前,麻风病防治的核心任务是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从而预防患者出现畸残,降低传播风险。
麻风病具有早期症状隐匿、潜伏期长等特点。如今患者少了,很多医生对麻风病的典型症状不了解,很容易造成误诊,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张福仁说,如果麻风病患者一直得不到确诊和规范治疗,一旦神经受损,就会造成畸残。
广西壮族自治区皮肤病防治研究所许凤妮等学者开展的一项2010年至2020年广西新发现麻风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研究显示,10年间,该自治区共诊断新发麻风病例499例,新发病例平均诊断延迟期为27个月。这意味着,患者发病后平均需要两年多才能得到明确诊断。该研究还显示,新发病例中2级畸残者有98例,占总数的19.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控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确诊麻风病患者2级畸残比为17.7%。因此,提高麻风病患者的早期诊断率需要业界高度重视。
同时,频繁的人口流动为我国麻风病防治带来了新挑战。流动人群中的麻风病患者和带菌者可能将病原体带到新的地区,这加大了控制传染源的难度。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麻风性病控制成就与展望大会上,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沈云良教授介绍,截至2020年年底,浙江省共有现症麻风病患者50人,其中37例为外省流入人口,主要来自云贵川等省份。这些省份也是我国麻风病发病率较高的地区。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朱建宇等也曾对2000年至2019年上海市新发麻风病例进行了一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2000年至2019年共诊断新发麻风病例145例,其中户籍居民病例16例(占11.03%),流动人口病例129例(占88.97%)。
搭建监测网络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周宇辉认为,麻风病防治需结合疾控机构体系改革,加强疾控机构、皮防机构、慢病管理机构等防治机构与医疗机构多元共存的防治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创新机制体制,强化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早发现、早诊断和规范治疗。
在这方面,一些地区已经开展了实践探索。
2017年,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牵头成立了山东省皮肤病专科联盟,对麻风疑似病例和诊断不明的疑难皮肤病病例开展症状监测。所有监测对象均可转诊至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进行确诊。联盟成员包括96家综合医院、32家中医医院和54家皮肤病防治机构,覆盖山东省16地市的97个县区。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联盟共接诊疑难皮肤病病例3043例,其中确诊麻风病例39例,其他非麻风病例也明确了诊断。
张福仁介绍,通过症状监测项目的实施,全省新发麻风病例的二级畸残比从2013年至2016年的24.44%下降为2017年至2021年的9%。患者平均延迟诊断期从2017年的3.23年下降为2021年的不足1年,早期发现率大大提高。
“症状监测是麻风病低流行状态下的重要防治策略。必须充分依托综合医院皮肤科。医疗机构和防治机构相配合,搭建覆盖各地的麻风病防治网络,才能有效实现麻风病患者的早期发现。”张福仁说。
此外,上述山东省皮肤病专科联盟确诊的39名麻风病患者均是在就诊于皮肤科门诊时被发现的。张福仁认为,这说明麻风病患者出现皮损症状后,会到皮肤科就诊,因此首先接触到患者的多是皮肤科医师。如何提高皮肤科医师对麻风病的警觉性,并第一时间将疑似患者明确诊断或转诊至专病机构确诊或排除诊断,成为消除麻风病危害的关键。
2000年至2019年上海市新发麻风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研究中也发现,91.03%的麻风病患者曾被误诊过,2级畸残患者大多是辗转多年未获正确诊治,从而延误了病情。研究显示,由于麻风病主要损害表现为皮肤和周围神经症状,故皮肤科和神经科的误诊现象最为严重。研究人员建议,对各类医务人员特别是皮肤科、神经科医务人员加强麻风病知识培训,提高其警觉性和诊断水平。
年关将至,65岁的李愈(化名)一家忙得不亦乐乎,办年货、贴春联、大扫尘……广播里的一则消息吸引了李愈的注意——第69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5届“中国麻风节”(1月30日)马上到了,湖南省联合慰问团为麻风病康复村里的患者及基层防治人员送去慰问品和新春祝福;江西省于都县志愿者前往麻风病康复村开展中医义诊和理疗服务;贵州省普定县在街头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消除对麻风病患者的社会歧视和偏见……听着这些播报内容,李愈的思绪飘回了与麻风抗争的那两年。
新发病例年年有
2016年8月,一向身体健康的李愈忽然患上了“怪病”:一开始是脖子肿胀、疼痛、麻木,后来这些症状从脖子逐渐蔓延到了面部。
发病后,李愈多方求医,在普外科、神经内科、皮肤科、耳鼻喉科等科室就诊,先后被诊断为红斑狼疮、皮肤结核、丹毒、孢子丝菌病、皮肤结节病等。可是,治疗后,李愈的症状不仅没见好转,颈面部还慢慢出现了皮损,下半张脸呈现暗红色,肿胀越来越严重。那时,李愈总怕自己的面容吓到别人,每次都要戴好口罩才敢出门。
2017年7月,在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经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李愈被确诊为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伴一型麻风反应。经过10个月的治疗,2018年春,李愈得以治愈。
在麻风病处于低流行水平的当下,很多人误以为麻风病已经成为历史,其实,麻风病的危害一直没有得到彻底消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约有50万名麻风病患者。我国建立并不断完善麻风防治体系,大力推进麻风防治工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消除麻风的标准(患病率低于1/10000),我国于1981年、1992年、1997年、2015年逐步实现了国家、省、地、市和县区为单位的达标。
但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控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尽管我国麻风病新发病例数一直呈下降趋势,可是直到2020年,我国还有406例新发病例。在李愈患病的2016年,这个数据是672例。
早诊断遭遇挑战
20世纪50年代,氨苯砜开始被广泛用于麻风病治疗;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联合化疗(MDT)方案被引入我国,“存量”麻风病患者被迅速治愈,麻风病在医学上已经不足为患。一般来说,只要能明确诊断,通过MDT规范治疗,麻风病患者在6~12个月内就能完全被治愈。
当前,麻风病防治的核心任务是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从而预防患者出现畸残,降低传播风险。
麻风病具有早期症状隐匿、潜伏期长等特点。如今患者少了,很多医生对麻风病的典型症状不了解,很容易造成误诊,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张福仁说,如果麻风病患者一直得不到确诊和规范治疗,一旦神经受损,就会造成畸残。
广西壮族自治区皮肤病防治研究所许凤妮等学者开展的一项2010年至2020年广西新发现麻风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研究显示,10年间,该自治区共诊断新发麻风病例499例,新发病例平均诊断延迟期为27个月。这意味着,患者发病后平均需要两年多才能得到明确诊断。该研究还显示,新发病例中2级畸残者有98例,占总数的19.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控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确诊麻风病患者2级畸残比为17.7%。因此,提高麻风病患者的早期诊断率需要业界高度重视。
同时,频繁的人口流动为我国麻风病防治带来了新挑战。流动人群中的麻风病患者和带菌者可能将病原体带到新的地区,这加大了控制传染源的难度。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麻风性病控制成就与展望大会上,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沈云良教授介绍,截至2020年年底,浙江省共有现症麻风病患者50人,其中37例为外省流入人口,主要来自云贵川等省份。这些省份也是我国麻风病发病率较高的地区。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朱建宇等也曾对2000年至2019年上海市新发麻风病例进行了一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2000年至2019年共诊断新发麻风病例145例,其中户籍居民病例16例(占11.03%),流动人口病例129例(占88.97%)。
搭建监测网络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周宇辉认为,麻风病防治需结合疾控机构体系改革,加强疾控机构、皮防机构、慢病管理机构等防治机构与医疗机构多元共存的防治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创新机制体制,强化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早发现、早诊断和规范治疗。
在这方面,一些地区已经开展了实践探索。
2017年,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牵头成立了山东省皮肤病专科联盟,对麻风疑似病例和诊断不明的疑难皮肤病病例开展症状监测。所有监测对象均可转诊至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进行确诊。联盟成员包括96家综合医院、32家中医医院和54家皮肤病防治机构,覆盖山东省16地市的97个县区。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联盟共接诊疑难皮肤病病例3043例,其中确诊麻风病例39例,其他非麻风病例也明确了诊断。
张福仁介绍,通过症状监测项目的实施,全省新发麻风病例的二级畸残比从2013年至2016年的24.44%下降为2017年至2021年的9%。患者平均延迟诊断期从2017年的3.23年下降为2021年的不足1年,早期发现率大大提高。
“症状监测是麻风病低流行状态下的重要防治策略。必须充分依托综合医院皮肤科。医疗机构和防治机构相配合,搭建覆盖各地的麻风病防治网络,才能有效实现麻风病患者的早期发现。”张福仁说。
此外,上述山东省皮肤病专科联盟确诊的39名麻风病患者均是在就诊于皮肤科门诊时被发现的。张福仁认为,这说明麻风病患者出现皮损症状后,会到皮肤科就诊,因此首先接触到患者的多是皮肤科医师。如何提高皮肤科医师对麻风病的警觉性,并第一时间将疑似患者明确诊断或转诊至专病机构确诊或排除诊断,成为消除麻风病危害的关键。
2000年至2019年上海市新发麻风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研究中也发现,91.03%的麻风病患者曾被误诊过,2级畸残患者大多是辗转多年未获正确诊治,从而延误了病情。研究显示,由于麻风病主要损害表现为皮肤和周围神经症状,故皮肤科和神经科的误诊现象最为严重。研究人员建议,对各类医务人员特别是皮肤科、神经科医务人员加强麻风病知识培训,提高其警觉性和诊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