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菌移植治疗自闭症研究有惊喜
本报讯(特约记者 杨静 通讯员 黄林生)“今天能跟着做广播操了”“肯吃蔬菜和水果了”“今天主动问了为什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杨蓉最近经常收到患儿家长发来的消息,喜悦之情仿佛能从手机里透出来。这些都是在上海十院儿科接受粪菌移植治疗的自闭症患儿,对家长来说,孩子短短几个月的变化确实让人惊喜。
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杨蓉介绍,临床发现自闭症儿童多伴有胃肠道症状,如便秘和腹泻、食物过敏和不耐受等,这些都提示自闭症的发生可能和肠道功能障碍有关。另外,自闭症儿童在1岁以前开始出现症状,大多数发病都在3岁以内,与肠道菌群的发育进程相重合,提示肠道微生物能否正常发育成熟并保持稳定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
杨蓉表示,通过和该院基础研究团队合作,对参与临床研究项目的自闭症患儿的粪便进行了菌群测序,发现菌群结构不同于正常儿童,而给小鼠喂食自闭症患儿的粪便,可以发现其逐渐出现自闭症的相关表现,进一步验证了肠道菌群失衡可能是导致自闭症发生的原因。该研究的结论与以往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一致。
目前,该院儿科和肠道微生态诊治中心共同合作,已对100余例自闭症患儿进行了儿童粪菌移植和小肠液移植。通过饮食调整,同时进行粪菌移植,患儿接受4个疗程(每个疗程1个月)的治疗后,家长反馈明显改善的临床表现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睡眠质量改善、排便情况恢复正常、行为语言获得改善。杨蓉也指出,该治疗目前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不合并胃肠道症状的自闭症儿童目前还没有粪菌移植的随访结果。
杨蓉提到,为进一步明确菌群移植治疗是否真的有效,排除安慰剂效应,目前上海十院已启动了后续研究。
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杨蓉介绍,临床发现自闭症儿童多伴有胃肠道症状,如便秘和腹泻、食物过敏和不耐受等,这些都提示自闭症的发生可能和肠道功能障碍有关。另外,自闭症儿童在1岁以前开始出现症状,大多数发病都在3岁以内,与肠道菌群的发育进程相重合,提示肠道微生物能否正常发育成熟并保持稳定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
杨蓉表示,通过和该院基础研究团队合作,对参与临床研究项目的自闭症患儿的粪便进行了菌群测序,发现菌群结构不同于正常儿童,而给小鼠喂食自闭症患儿的粪便,可以发现其逐渐出现自闭症的相关表现,进一步验证了肠道菌群失衡可能是导致自闭症发生的原因。该研究的结论与以往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一致。
目前,该院儿科和肠道微生态诊治中心共同合作,已对100余例自闭症患儿进行了儿童粪菌移植和小肠液移植。通过饮食调整,同时进行粪菌移植,患儿接受4个疗程(每个疗程1个月)的治疗后,家长反馈明显改善的临床表现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睡眠质量改善、排便情况恢复正常、行为语言获得改善。杨蓉也指出,该治疗目前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不合并胃肠道症状的自闭症儿童目前还没有粪菌移植的随访结果。
杨蓉提到,为进一步明确菌群移植治疗是否真的有效,排除安慰剂效应,目前上海十院已启动了后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