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村医药网官方网站!
看DIP如何影响医院学科建设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保办主任 谭卉妍

  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医院收治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复杂程度和资源消耗水平,最大限度地接近临床诊疗真实世界。用好DIP,有助于对临床专科、学科的能力与水平进行更为客观的评估、评价,有利于专科、学科的持续进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过3年多的DIP运行实践,初步探索出以DIP运行精益管理助力学科发展的有效路径。

是“指挥棒”,是“监测器”,也是战术要领

  医疗能力与水平是学科建设的基础,运营效率与效益是学科建设的支撑,而DIP实现了这两个方面的统一。

  病种组合、病种分值与付费是DIP的三大关键要素。病种组合及其分值体现医疗能力与水平:病种组合反映收治患者的构成与覆盖水平;病种分值反映合理诊疗行为与诊疗难度;付费反映医保方按约定规则替参保人向医院支付的诊疗费用,体现医院获得的医保支付效果,间接体现医院运营效率与效益。可见,DIP的关键要素与医院DIP运行指标,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医院学科建设的战略谋划与实施效果。

  我院在顶层设计层面,将DIP贯穿于医院学科发展战略。

  首先,医院严格落实基础管理和相关专项工作,让患者获得有价值的、性价比优的医疗服务,让医院在获得医保合理支付的同时,促进医疗技术进步。

  其次,医院DIP运行遵循“腾收入空间、调DIP关键指标结构、促医疗能力水平提高”的原则。

  最后,医院DIP运行对接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俗称“国考”),通过全面提升诊疗水平和患者满意度,促进医院学科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做好病种分类管理,强化合理诊疗和成本管控

  病种组合是DIP的核心要素。为了协调整合DIP运行与学科发展,医院实行病种分类管理。各学科/专科基于DIP病种分值表和自身专业特点、特色,确定各自的战略病种、优势病种和普通病种。

  在病种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医院强化规范诊疗和成本管控。医院强化医生诊疗行为管理,更加重视第一诊断的准确性、诊疗方式的合理性以及减少诊疗中的浪费;提倡在医疗技术创新的同时,加强成本控制,关注病种费用结构,提升病种管理效能。

  此外,病案、医务、质量与安全、信息、医保等各职能部门协同,持续监督和改进病案首页书写质量;临床药师深入临床进行合理用药培训指导,参与临床MDT,做好处方点评,加强合理用药监管。医院还上线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高值耗材的全流程管理,提升医疗耗材的管理水平。

与“国考”有机融合,推动职能部门协同管理

  在医院医保三级管理架构基础上,成立医院领导挂帅的DIP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构建多部门管理协同机制。相关职能部门从条块管理转向目标导向的协同管理,以DIP与“国考”融合达标为目标导向,协同推进DIP运行与“国考”达标。

  医院充分利用广州DIP支持技术创新的特殊病例支付规则、DIP动态调整机制等,对学科的战略病种、符合医疗技术创新的病例给予大力支持。财务、医保、病案、临床科室对月度DIP结算申报进行闭环管理,保证申报质量。临床科室、医保办、病案科每周对预申报病种进行质控,紧盯偏差病例、综合病种、超基准费用病种、基层病种等关键指标,运用管理工具发现问题病案,进行信息复核,予以及时纠正。

不仅要向信息数据要答案,还要向信息数据要效益

  在基于大数据的DIP支付规则下,要让数据成为医院医保管理的“显微镜”和“望远镜”,构建“数据说话、数据决策”的信息支持与引导体系。这就要求医院关注DIP运行数据产生、监控、申报、使用的全域管理,不仅要向信息数据要答案,还要向信息数据要效益。

  医院信息系统要特别强化对DIP运行的信息支持。医院组织信息、病案、财务、医保等部门,成立DIP信息支持研发小组,经过自主研发,实现了诊断编码库、手术操作编码库、DIP分值库、诊疗目录库“四库合一”,保证了病案首页的规范填写。医院还研发了DIP辅助系统,模拟进行病种入组及分值测算(事前提醒、事中反馈、事后审核),做到心中有“数”。

  在医院DIP运行管理中,加强信息系统对DIP和“国考”关键数据的信息引导,让医院领导、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做到“心明眼亮”。如,使用医保智能审核系统实时监控反馈,规范诊疗行为,减少不合理费用;运用监控软件,做好诊疗行为的日常监督管理和病种费用分析。

  医院充分运用DIP关键指标数据,引导各学科关注自身的运行动态。各学科重点关注自身排名前十的病种、重点病种与重点治疗方式、费用及其结构等,并开展与医院功能定位相符、与“国考”要求相一致的病种诊疗技术,如微创手术等。各学科在开展技术创新的同时,体现“精益思想”,不断提升学科水平及运营效益。

实现DIP管理与学科建设良性互动

  通过3年多的实践,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初步实现了DIP运行与医院学科建设良性互动的目标,特别体现在医疗效率方面的“五升五降”,即微创手术与日间手术占比,收治疑难重症患者占比,三、四级手术占比,日间手术中四级手术占比,医疗新技术占比均升高,药物费用占比、医用耗材费用占比、平均住院天数、优势病种诊疗成本、医疗纠纷例数均降低。

  随着医院外科微创技术的不断精进,将日间手术病种范围不断扩大。如整体无管微创胸外科技术,手术后4小时患者即可跳康复操,部分接受无管手术的肺癌患者可在术后12小时内出院。在扩大日间手术病种的同时,全院开展预住院模式,全面提升医疗运营水平。

  在良性互动之下,医院DIP运行也取得良好的效果。2020年,医院DIP核心病种入组率达到95.7%,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医保支付率达到106%;CMI从2018年度的1.25提高至2020年的1.65;患者再入院率从2018年的5.27%下降至2020年的0.78%。



 
排行榜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版权所有:农村医药报网

蒙ICP备16001043号-3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8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