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抓好疫情防控:主动回应关切 凝聚抗疫合力
□ 健康报评论员
疫情防控越到吃劲的时候,越需要提气、鼓劲。在3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动员起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会议强调,要统筹做好信息发布和宣传引导,及时向社会通报疫情态势和防控工作进展,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实践证明,只有保持信息公开透明、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才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这既是我们两年多来打下一场场硬仗的成功经验,也应是此刻迎战疫情的不二法宝。
及时准确地发布关于疫情的权威信息,让社会各界了解疫情防控的最新进展和应对措施,才能最大程度消除社会恐慌、凝聚群众力量。抗疫之初,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旋即建立,紧接着一场场新闻发布会对老百姓关切的疫情防控问题作出权威回应。时至今日,信息发布已经在国家和地方各级疫情防控工作中常态化、制度化。公众从科学的解疑释惑中了解了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学习了个人防护措施;对流调信息的发布、疫情走向的预判,能够让各方打有准备之仗;在公开透明和事实真相面前,各式各样的谣言不攻自破;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升级、疫苗药物研发的最新进展、各地各部门在应对处置疫情中的坚决有力,不断增强着社会各界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当下,一些地方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依然胶着。越是这个时候,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群众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就越是意义重大。
回应关切离不开对舆情热点的及时应对。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一些群众难免产生焦虑情绪,需要及时通报信息、给予提示指引,防止恐慌情绪造成“次生”灾害。回应关切离不开对群众需求的有力保障。从供应生活物资到保障看病就医、推动复工复产,各级党委政府须尽最大努力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回应关切离不开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有效处置,少数干部在防疫中履职不力,个别地方出现“一刀切”等极端做法,必须及时纠正。
抗疫大考不仅能反映出各地各部门应对挑战的信心和勇气,更能照见其回应社会关切的能力和智慧。回应社会关切,根本原则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而信息发布和宣传引导的规律、方法、技巧则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不断学习。近些年,各地各部门陆续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科普宣传、健康促进等工作日渐成熟,政府与老百姓交流互动的平台、形式更加多样。在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应该继续发挥好这些机制和平台的作用。尤其要注意,充分发挥权威专家解疑释惑的作用,并加强与群众的交流互动,在强化主流媒体宣传引导的同时,用好社交媒体等新兴传播媒介和渠道,最大程度凝聚群防群控的社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