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防控:从“消除”到“消除后”
疟疾曾在我国广泛流行,严重危害百姓健康。历经70余年不懈努力,我国成功将本土疟疾发病数从年报告3000万例降至0,并于2021年6月30日被世界卫生组织认证消除疟疾。从疟疾大国到疟疾消除国,我国在公共卫生事业伟大成就上再添例证。
消除本土病例的同时,我国每年仍有数千名境外输入病例,因境外输入病例导致的死亡病例和输入继发病例时有发生。今年4月26日是第15个“全国疟疾日”,主题为“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共创无疟世界”,如何防止疟疾再传播已成为“消除后”亟待破解的新课题。
□记者 张磊
及时发现传染源的哨点——医疗机构
“消除疟疾是中国继消灭天花,消除脊髓灰质炎、麻风病、丝虫病、新生儿破伤风和致盲性沙眼后,消除的又一重大传染病,意义十分重大!”虽已时过一年,谈及我国被世卫组织认证消除疟疾,从事虫媒传染病防治近40年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周晓农仍难掩兴奋之情。
与“小虫子”数十年的斗争经验让周晓农深知,“消除后”并非坦途。“实现消除疟疾目标并不等于没有疟疾威胁,防控工作稍有松懈,疟疾疫情极有可能快速反弹。希腊和意大利等国实现本土消除疟疾后,近年来因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疟疾死灰复燃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与消除疟疾阶段有所不同,“消除后”该如何做,目前全球尚无成熟方案。国家卫生健康委已启动“消除后”风险评估研究,并牵头多部门联合制定了《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管理办法》和《疟疾消除后防止再传播技术方案》。“但管理办法和技术方案主要依据疟疾消除阶段的经验,由于‘消除后’主要面临的是阻断境外输入疟原虫在本地的传播,此前的经验是否适应这些新需求还在探索中。”周晓农坦言。
虽无成熟方案,但人类与传染病千余年的斗争经验依然可提供借鉴。“首要的是控制传染源。”周晓农说,防止输入再传播的首要条件是能够及时发现输入的传染源。“而要及时发现输入的传染源,海关、医疗机构是关键。”由于原疟疾流行地区近10年来疟疾病例大幅减少,很多年轻的临床医生从未见过疟疾患者,对就诊原因不明的发热病人,很少会考虑疟疾的可能性并进行疟原虫检测。而在我国非疟疾流行区,当地的临床医生缺乏对疟疾诊治经验,检验人员也缺乏疟原虫检测的条件和能力。
鉴于此,周晓农表示,消除疟疾后,对疟疾防治的宣传教育重点,应转向医疗机构的一线医务人员,各级医疗机构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如业务学习、继续教育项目和学术年会等加强输入性疟疾诊治新特点和新要求培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也要强化对输入性疟疾防治重要性的宣传并把疟疾规范诊治纳入对医院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考核内容。
切断传播链的关键环节——按蚊监测与控制
防止疟疾再传播的另一关键点是切断传播途径。“疟疾的传播途径主要为媒介按蚊叮咬,因此,媒介按蚊监测与控制是切断疟疾传播链的关键环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说。当前,我国已无本土感染疟疾病例,但疟疾传播媒介按蚊依然长期存在,且按蚊密度维持在较高水平。因此,为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消除疟疾成果,需重点强化媒介按蚊监测与控制。
刘起勇介绍,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全国重要病媒生物监测系统,国家级蚊媒监测点已达366个,形成了三位一体的蚊媒生态学、病原学和抗药性监测网络。此外,我国还在13个省份设立了19个媒介按蚊专项监测点,加强消除疟疾后媒介按蚊控制指导。
“媒介按蚊控制需同我国相关发展策略中媒介蚊虫防控目标要求相匹配。”刘起勇说,比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等。应加强输入性疟疾定点清除工作,严格按照我国消除疟疾媒介按蚊控制规范要求,在媒介按蚊活动半径内实施孳生地清理、室内滞留喷洒和室外空间喷洒灭蚊相结合的综合控制措施,阻断疟疾本地病例的发生。
此外,刘起勇认为,还应加强对媒介按蚊可持续精准控制的顶层设计和技术支持,提高各地的媒介按蚊控制能力和水平。“将媒介按蚊可持续精准控制理念融入当地城乡规划和设计。比如,上海市安亭新镇基于规划的全域媒介生物监控设计、浙江省‘无蚊村’建设及云南省跨境地区建筑改造控制媒介按蚊等实践活动。通过媒介按蚊控制理念的创新及有效实施,切实降低环境中媒介蚊虫的生态载量。”
防止疟疾再传播的基础——稳定的防治队伍
一线疾控人员、实验室检测人员、临床医务人员是疟疾防治工作的基础力量,从组建疟疾防治站(所)开展重点调查和防治工作,到逐渐依托县乡村三级初级卫生网络建立健全疟疾检测监测网络,从制定防治政策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不服不走”等防控措施的投送落实,都离不开一支成体系的稳定的防治队伍。自2010年以来,中央、省级财政和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累计投入13.8亿元人民币作为专项经费支持消除疟疾工作。各级各类资金的有效利用,进一步稳定了疟疾防治队伍,为我国如期实现消除疟疾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切不可因实现了疟疾消除目标而忽视防治队伍建设。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工作,继续保持疟疾防控经费和人员投入,维持从事疟疾防控专业机构和人员队伍,继续保持和巩固疟疾防控基本能力,即及时敏感的发现能力、全面准确的鉴别诊断能力、专业的临床诊治能力、敏感的监测预警能力和精准规范的处置能力。
“当前,各国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疟疾控制和消除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高琪表示,我国防止输入再传播的目标应定为防止出现第二代输入继发病例。高琪认为,疟疾传播不仅依赖传疟按蚊叮咬,疟原虫还需要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经蚊体内14天左右发育才具有传染性。只要能及时发现输入性病例,并在两周内杀灭具有传播可能的感染性按蚊,就有可能阻断疟疾的传播。
因此,消除阶段以“线索追踪,清点拔源”为核心的“1—3—7”策略,在“消除后”阶段可调整为以“及时发现,精准阻传”为核心,并把输入病例的及时发现作为防止再传播的首要条件,将及时、有效的监测与响应作为防止再传播的关键措施,根据不同再传播风险类型进一步调整或加强医疗机构的传染源发现能力和疾控机构的突发疫情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消除疟疾后,本地疟疾传播媒介和境外输入疟疾并存的现象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防止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的任务仍任重道远。”高琪指出。
消除本土病例的同时,我国每年仍有数千名境外输入病例,因境外输入病例导致的死亡病例和输入继发病例时有发生。今年4月26日是第15个“全国疟疾日”,主题为“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共创无疟世界”,如何防止疟疾再传播已成为“消除后”亟待破解的新课题。
□记者 张磊
及时发现传染源的哨点——医疗机构
“消除疟疾是中国继消灭天花,消除脊髓灰质炎、麻风病、丝虫病、新生儿破伤风和致盲性沙眼后,消除的又一重大传染病,意义十分重大!”虽已时过一年,谈及我国被世卫组织认证消除疟疾,从事虫媒传染病防治近40年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周晓农仍难掩兴奋之情。
与“小虫子”数十年的斗争经验让周晓农深知,“消除后”并非坦途。“实现消除疟疾目标并不等于没有疟疾威胁,防控工作稍有松懈,疟疾疫情极有可能快速反弹。希腊和意大利等国实现本土消除疟疾后,近年来因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疟疾死灰复燃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与消除疟疾阶段有所不同,“消除后”该如何做,目前全球尚无成熟方案。国家卫生健康委已启动“消除后”风险评估研究,并牵头多部门联合制定了《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管理办法》和《疟疾消除后防止再传播技术方案》。“但管理办法和技术方案主要依据疟疾消除阶段的经验,由于‘消除后’主要面临的是阻断境外输入疟原虫在本地的传播,此前的经验是否适应这些新需求还在探索中。”周晓农坦言。
虽无成熟方案,但人类与传染病千余年的斗争经验依然可提供借鉴。“首要的是控制传染源。”周晓农说,防止输入再传播的首要条件是能够及时发现输入的传染源。“而要及时发现输入的传染源,海关、医疗机构是关键。”由于原疟疾流行地区近10年来疟疾病例大幅减少,很多年轻的临床医生从未见过疟疾患者,对就诊原因不明的发热病人,很少会考虑疟疾的可能性并进行疟原虫检测。而在我国非疟疾流行区,当地的临床医生缺乏对疟疾诊治经验,检验人员也缺乏疟原虫检测的条件和能力。
鉴于此,周晓农表示,消除疟疾后,对疟疾防治的宣传教育重点,应转向医疗机构的一线医务人员,各级医疗机构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如业务学习、继续教育项目和学术年会等加强输入性疟疾诊治新特点和新要求培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也要强化对输入性疟疾防治重要性的宣传并把疟疾规范诊治纳入对医院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考核内容。
切断传播链的关键环节——按蚊监测与控制
防止疟疾再传播的另一关键点是切断传播途径。“疟疾的传播途径主要为媒介按蚊叮咬,因此,媒介按蚊监测与控制是切断疟疾传播链的关键环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说。当前,我国已无本土感染疟疾病例,但疟疾传播媒介按蚊依然长期存在,且按蚊密度维持在较高水平。因此,为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消除疟疾成果,需重点强化媒介按蚊监测与控制。
刘起勇介绍,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全国重要病媒生物监测系统,国家级蚊媒监测点已达366个,形成了三位一体的蚊媒生态学、病原学和抗药性监测网络。此外,我国还在13个省份设立了19个媒介按蚊专项监测点,加强消除疟疾后媒介按蚊控制指导。
“媒介按蚊控制需同我国相关发展策略中媒介蚊虫防控目标要求相匹配。”刘起勇说,比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等。应加强输入性疟疾定点清除工作,严格按照我国消除疟疾媒介按蚊控制规范要求,在媒介按蚊活动半径内实施孳生地清理、室内滞留喷洒和室外空间喷洒灭蚊相结合的综合控制措施,阻断疟疾本地病例的发生。
此外,刘起勇认为,还应加强对媒介按蚊可持续精准控制的顶层设计和技术支持,提高各地的媒介按蚊控制能力和水平。“将媒介按蚊可持续精准控制理念融入当地城乡规划和设计。比如,上海市安亭新镇基于规划的全域媒介生物监控设计、浙江省‘无蚊村’建设及云南省跨境地区建筑改造控制媒介按蚊等实践活动。通过媒介按蚊控制理念的创新及有效实施,切实降低环境中媒介蚊虫的生态载量。”
防止疟疾再传播的基础——稳定的防治队伍
一线疾控人员、实验室检测人员、临床医务人员是疟疾防治工作的基础力量,从组建疟疾防治站(所)开展重点调查和防治工作,到逐渐依托县乡村三级初级卫生网络建立健全疟疾检测监测网络,从制定防治政策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不服不走”等防控措施的投送落实,都离不开一支成体系的稳定的防治队伍。自2010年以来,中央、省级财政和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累计投入13.8亿元人民币作为专项经费支持消除疟疾工作。各级各类资金的有效利用,进一步稳定了疟疾防治队伍,为我国如期实现消除疟疾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切不可因实现了疟疾消除目标而忽视防治队伍建设。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工作,继续保持疟疾防控经费和人员投入,维持从事疟疾防控专业机构和人员队伍,继续保持和巩固疟疾防控基本能力,即及时敏感的发现能力、全面准确的鉴别诊断能力、专业的临床诊治能力、敏感的监测预警能力和精准规范的处置能力。
“当前,各国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疟疾控制和消除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高琪表示,我国防止输入再传播的目标应定为防止出现第二代输入继发病例。高琪认为,疟疾传播不仅依赖传疟按蚊叮咬,疟原虫还需要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经蚊体内14天左右发育才具有传染性。只要能及时发现输入性病例,并在两周内杀灭具有传播可能的感染性按蚊,就有可能阻断疟疾的传播。
因此,消除阶段以“线索追踪,清点拔源”为核心的“1—3—7”策略,在“消除后”阶段可调整为以“及时发现,精准阻传”为核心,并把输入病例的及时发现作为防止再传播的首要条件,将及时、有效的监测与响应作为防止再传播的关键措施,根据不同再传播风险类型进一步调整或加强医疗机构的传染源发现能力和疾控机构的突发疫情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消除疟疾后,本地疟疾传播媒介和境外输入疟疾并存的现象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防止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的任务仍任重道远。”高琪指出。